國內游客出游人次和旅游消費總額均保持增長態勢,為旅游景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節假日和暑期等旅游旺季,旅游景區更是迎來了大量的游客,推動了行業的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A級景區15721個,直接從業人員160.7萬人。全年接待游客57.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68.7億元。2023年,國內出游人次48.9億,同比增長93.3%。
旅游景區,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獨特自然景觀、人文歷史、文化遺產、休閑娛樂等吸引物,并經過開發、建設和管理,能夠為游客提供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科普教育等多種旅游活動服務的特定區域。
旅游景區可以包括山川湖泊、海濱沙灘、森林草原、古跡遺址、主題公園、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多種類型。這些區域往往具備獨特的吸引力,能夠激發游客的旅游興趣和探索欲望,同時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載體。
節假日是研判旅游經濟運行的重要窗口,節假日預約成為市場熱度的風向標。2023年,主要節假日出游人次較上年均實現了高速增長,且勞動節、端午、中秋國慶的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已恢復或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2023年旅游景區率先恢復,為更好激發居民出游意愿,促進旅游消費,2023年國內各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國有景區免門票、景區降門票等市場探索,節假日期間國內景區降價、擴優惠等促銷活動廣泛展開,促進了旅游消費增長和目的地熱度提升。
2023年城鎮居民國內出游37.6億人次,同比增長94.9%;農村居民國內出游11.3億人次,同比增長88.5%。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9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4.2萬億元,同比增長147.5%;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7萬億元,同比增長106.4%。此外,2023年,文化和旅游財政資金保障水平有新的提升。全國文化和旅游事業費1280.4億元,比上年增加78.6億元,同比增長6.5%。
目前,門票收入依然是景區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基于政策引導和引流需要,景區在不同程度地推進降門票促消費,越來越多的景區開始意識到以內容、場景、業態創新激發二次消費,實現長效運營的重要性。
在縣域,全國A級旅游景區的縣域覆蓋率由2012年的73%提升至2023年的93%,旅游景區有力支撐旅游發展和縣域經濟發展。在城市,休閑旅游消費旺盛,休閑街區成為人們打卡休閑的好去處。345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夜游產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力滿滿。
目前,旅游景區類型從傳統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跡,逐步拓展至鄉村、冰雪、紅色、主題公園等,產品體系更加完備,更好滿足廣大游客觀光、休閑、度假,以及研學、教育等多層次立體化的需求。2024年一季度,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5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在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方面作用明顯;全國出入境人員超1.41億人次,同比上升117.8%。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版旅游景區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今年暑假期間,親子游、研學游的火爆直接帶動了博物館的參觀熱度,全國重點博物館人氣高漲。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暑期國內博物館的參觀人次同比呈現兩位數增長,博物館門票預訂量躍居所有景區排行第一。除了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暑期熱門目的地之外,三星堆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都在今年暑期人氣頗高。
2024年旅游景區行業未來市場策略
多元化產品開發:繼續開發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如休閑度假、戶外運動、親子活動、養生保健等,以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同時,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和體驗性,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智能化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景區的智能化管理、精準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通過智能導覽系統、智能票務系統、智能停車系統等,提升游客的便捷性和滿意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通過建設非遺體驗館、舉辦非遺傳承活動等方式,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注重非遺項目的創新和發展,推動非遺與現代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
生態旅游推廣:積極推廣生態旅游理念,倡導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注重生態保護和環境衛生。通過建設生態步道、生態廁所等設施,減少旅游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同時,加強對游客的環保教育,提高游客的環保意識。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版旅游景區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