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產業形態的不同,決定社會經濟形態的不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新經濟有不同的內涵。當前新經濟是指創新性知識在知識中占主導、創意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智慧經濟形態。
新經濟產業是指在經濟新常態下,基于新技術所產生的新產業形態的集合,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生命科學、3D打印、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新產業和新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所產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兩個方面,主要特征是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的網絡化、智能化、虛擬化、綠色化、大眾化、個性化、無疆界。
新經濟產業的代表性行業主要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金融和法律服務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生物醫藥產業、節能與環保產業等。目前,全國已形成以北上深杭等城市為引領、部分區域中心城市競相追趕的新經濟發展格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近年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蓬勃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達到210084億元,同比增長6.5%。
政府對新經濟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進其健康發展。這些政策包括稅收優惠、資金支持、人才引進等,為新經濟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政府還積極推動新經濟行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通用技術不僅是正在崛起的新產業,也是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并創造出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
經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26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2%。新興產業培育加快。2023年,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升至15.7%、33.6%。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扎實推進,電子商務交易額比上年增長9.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9%。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多項7月份經濟指標顯示,當前,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正在各領域逐步形成。1至7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4%,高于全部投資6.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了9.7%和11.9%。具體到行業來看,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7.7%、10.8%;高技術服務業中,專業技術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5.4%、17.9%。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新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從國際上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各國競相角逐的新賽道、新經濟。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部署時強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眾多企業紛紛涌入新經濟領域,爭奪市場份額和客戶資源。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企業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新經濟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因此,企業需要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能力,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趨勢,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新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