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樂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展望未來,中國游樂園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建設高潮,競爭將更趨白熱化,主題樂園的業態也將朝著大型化、集群化、一體化、國際化,也即迪士尼化的方向發展。所謂大型化,不只是指項目的體量、規模和占地量大,更是投資額巨大,過百億元投資,年接待游客超千萬的將成為“新常態”。所謂集群化,指大型游樂園布局開始出現空間集聚,如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區域,其中珠三角地區因地處南方,全年適宜戶外活動的時間較長,便于形成類似于美國佛羅里達那樣的主題樂園集聚帶。所謂一體化,指游樂園已呈現出與文化產業、房地產、住宿業、度假療養、商業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形成新型的鄉村綜合體。所謂國際化,指中國將成為全球游樂園業投資最密集、競爭最激烈的區域,全球最大的幾大游樂園集團和中國外鄉主題樂園同臺競爭。
未來默林娛樂、六旗娛樂、團聚公園集團等國際知名主題公園運營商將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為中國游樂園市場帶來新鮮血液,激發與滿足更多潛在用戶需求。根據相關預測,未來5年預計行業將以7.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發展,2028年我國游樂園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0億元。
圖表:2023-2028年中國游樂園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目前,中國游樂園市場規模已居全球第二,并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即使疫情期間,中國的旅游景區行業也在繼續發展、擴大,并保持其全球地位。中國消費者對游樂園興致盎然,運營商也加大投資力度,規劃了一系列新景區。日益激烈的競爭之下,挑戰與機遇并存,游樂園運營商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新體驗,提升游客在園內及園外的游樂體驗。本報告將從新建項目開發和現有項目運營兩方面出發,對上述機遇展開探討。
過去幾十年,中國游樂園的市場格局經歷巨變,可分為起步、激增和轉型三個特點鮮明的發展階段。中國第一座游樂園——錦繡中華于1989年在深圳正式開園并迅速走紅。此后,游樂園以其嶄新體驗吸引了大批游客,推動了市場發展。在成功起步的鼓舞下,行業自1996年起進入激增期,數百家本土企業競相涉足這一迅速增長的市場,形成了差異化、多樣化的發展格局。部分運營商選擇基于IP打造特色品牌,而另一部分運營商則更多著眼于拓展房地產業務版圖,而游樂園僅作為地產綜合體的構成元素之一,其業務發展重點是打造可快速復制的標準化游樂園產品。
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園后,行業進入了當前的轉型期。為防止房地產泡沫膨脹,政策方面有所收緊;與此同時,擁有強大IP辨識度的國際運營商也爭相入局搶奪市場,提高了全行業的競爭門檻。
盡管行業增長迅速、游客興趣濃厚,但游樂園實現盈利并非易事。即便是在受疫情防控影響之前,2019年全國339座游樂園中也只有一半實現盈利。疫情期間,全球游樂園入園人數有所下滑,部分地區降幅高達80%。游樂園必須遵守入園人數上限、游樂設施同時使用人數上限,以及暫停室內表演等。部分游樂園選擇戰術性閉園,而那些勉力營業的游樂園則面臨游客數量急劇下降的挑戰。
在中國,新冠疫情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運營商不得不采取靈活手段來應對疫情防控要求所帶來的限制,包括暫時關閉某些設施或公園,同時確保產品在重新開放后仍具有吸引力,以便游客能再次光顧。上海和北京的游樂園經歷數月關閉后,游客人數在重新開園后迅速反彈,部分得益于靜默管理期間積壓的現場體驗需求。部分游樂園通過舉辦季節性活動來吸引游客,例如北京歡樂谷推出的2022年暑假活動,覆蓋全天,包括白天開展國潮文化活動和展覽,晚上舉辦音樂節。
然而,部分運營商在彌補虧損方面依然壓力重重。在二三線城市,游樂園頻繁的關閉影響了消費者信心,許多人在出游時會避開人群聚集場所,因此部分游樂園難以維持客流量。考慮到競爭不斷加劇,疫情造成的持續波動,同時消費者經歷疫情防控封鎖后不斷追求新興體驗,運營商需要做足功課才能持續捕獲市場份額。值得慶幸的是,市場仍有巨大潛力。盡管面臨來自樂高樂園、環球影城和迪士尼等國際領先運營商的強勢競爭壓力,歡樂谷、方特和長隆等本土運營商依然表現強勁,并有望保持市場份額。憑借龐大的業務組合規模、連鎖樂園數量和廣泛的地理布局,本土頭部游樂園始終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新建游樂園項目讓運營商有機會向消費者介紹全新的體驗產品,但這些項目需要大量投資,從初期規劃到開園運營至少需要五年,且通常耗時更久[12]。為確保項目成功,新建開發項目應具備獨一無二的價值主張。強大的品牌或IP辨識度、基于消費者洞見的獨特產品概念,以及富于遠見的技術革新都是讓游樂園“驚艷亮相”的重要手段。
《2024-2029年游樂園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游樂園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游樂園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游樂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游樂園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游樂園行業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