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加速探索落地以及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有力支持,消費電子產業鏈將顯著受益。市場對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在回暖,尤其是智能手機、PC等智能終端產品進入復蘇上行周期。
消費電子一般指消費電子產品,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應用而設計的與生活、工作娛樂息息相關的電子類產品,最終實現消費者自由選擇資訊,享受娛樂的目的,主要側重于個人購買并用個人消費的電子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有不同的內涵,在同一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電子技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20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家居設備、智能穿戴設備等。同時,個性化需求也越來越高,推動消費電子產品向定制化方向發展。消費電子行業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生產制造、下游銷售和服務等多個環節。隨著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各環節之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共同推動行業進步。
2024年上半年,我國消費電子行業回暖趨勢顯著,內需和外貿均實現反彈。市場重新活躍,帶動多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喜。這一趨勢表明,消費電子行業正在逐步擺脫前期的不利影響,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手機產量達到7.52億臺,同比增長9.7%,其中智能手機產量5.63億臺,同比增長11.8%。微型計算機產量1.57億臺,同比增長1%,增速實現由負轉正。這些數據顯示,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內需市場方面,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4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7億臺,同比增長13.2%,其中5G手機出貨量占比高達84.4%,遠超全球5G手機平均滲透率。外貿出口方面,據中國海關數據,上半年我國出口手機3.66億臺,同比增長4.9%;出口筆記本電腦6870萬臺,同比增長2.5%。這些數據表明,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正在逐步恢復。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折疊屏、AI等新技術正在成為消費電子發展的新引擎。折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的新形態,其厚度、重量和價格等問題已得到較大程度的解決,市場接受度不斷提高。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超過250萬臺,同比增長速度達到三位數。同時,AI大模型在端側部署的趨勢愈發明顯,多個廠商宣布推出AI手機,掀起了AI手機市場的增長浪潮。
在手機領域,我國品牌在國內外主要市場仍然占據重要份額。vivo、華為、OPPO、榮耀、小米等品牌在國內市場出貨量前6位品牌中占據5席,其國內市場份額占比超過80%。這表明國產品牌在消費電子市場中的競爭力較強。除了手機、PC等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外,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設備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新型終端產品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這些新興領域為消費電子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增長點和發展空間。
AI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如AI手機、AI PC等產品的出現,將重塑市場格局。隨著算力需求向邊緣側和終端側遷移,AI技術將進一步推動消費電子產品的智能化升級。折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的新形態,其技術不斷成熟,價格逐漸親民,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隨著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普及,VR/AR設備在游戲、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從短期來看,消費電子終端需求回暖趨勢明顯。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以及市場需求的逐步恢復,消費電子行業有望實現短期內的企穩回暖。從中長期來看,AI賦能智能終端有望驅動手機/PC換機加速。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手機、AI PC等智能終端產品將成為市場的新寵兒。這將進一步推動消費電子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綜上所述,消費電子行業市場正處于回暖和復蘇階段,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以及市場需求的逐步恢復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國產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也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來,消費電子行業有望繼續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