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碳中和的一致共識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有望快速提升。而其中,由于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大幅下降、以及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BIPV等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寬,未來全球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有望持續快速增加。
根據數據,2022年我國光伏設備產業規模達到410億元,同比增長2.5%。預計這一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并逐漸成為全球光伏設備市場的重要力量。盡管2024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有所下降(如光伏組件出口額為163.2億美元,同比下降31.1%),但光伏設備出口卻呈現增長趨勢。上半年光伏生產設備出口額為12億美元,同比增長16.2%。這主要得益于全球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在技術、成本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5297萬千瓦,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據預測,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需要達到9~10億千瓦;到2060年,則需要達到30~35億千瓦。光伏發電在迎來空前發展機遇與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
光伏設備行業的技術進步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TOPCon等新型技術路線的明確,設備企業產能擴張取得較大進展。同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也提升了光伏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光伏設備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22年,光伏設備相關專利申請數量達到了678項,同比增長了24.6%。這表明行業內的技術創新活動非常活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顯示: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光伏設備行業已基本具備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的整線裝備能力。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制造的設備應用包括從硅材料生產、硅材料加工、硅片加工到太陽能電池芯片的生產以及相應的純水制備、環保處理、凈化工程的建設。晶體硅生長設備發展最為迅速。國產單晶硅生長爐以優良的性價比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亞洲,而國產多晶硅鑄錠爐在產品主要性能指標上和國外設備相差無幾,已經開始在國內光伏企業中大量使用。
光伏設備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不斷變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政策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光伏設備領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重點企業包括捷佳偉創、連城數控、奧特維等,這些企業在光伏設備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銷售渠道。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一些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逐漸脫穎而出,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光伏產業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支持光伏設備行業的發展。這些政策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技術研發支持等,為光伏設備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國際貿易環境對光伏設備行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如反傾銷、反補貼等。然而,我國光伏設備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仍然在全球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國家相繼發布了“中國制造”和《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了光伏產業智能化升級加快了先進太陽能電池及部件的智能化制造,推動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光伏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光伏集成運維。未來,光伏智能制造工廠要求全面部署MESERP等智能化制造管理系統,生產投料、設備狀態、質量控制、環境監測等將實現全程的自動監測和調度。智能化發展將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設備性能質量同時能提高光伏產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光伏技術的不斷進步,光伏設備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分布式光伏和戶用光伏領域,市場需求將更加旺盛。在全球綠色發展的背景下,光伏設備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各國政府和企業將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力度,推動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光伏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技術進步與創新活躍、競爭格局不斷變化、政策環境有利以及市場需求增長等特點。未來,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光伏技術的不斷進步,光伏設備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