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我國迎來夏季持續高溫天氣。華北、浙江、山東等多地電網負荷快速攀升,多地電力系統迎來一年中最大的用電高峰。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虛擬電廠以其負荷靈活性優勢以及先進的調度控制能力,成為重要的新能源消納和負荷調節手段,為電力行業帶來新的活力。
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s, VPP)是實現智能配電網的重要技術之一,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電廠,而是一種智能電網技術。它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協調優化,以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
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22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高于GDP增速1.5個百分點;全國人均用電量6538千瓦時/人,同比增加422千瓦時/人。
隨著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能源數智化轉型加速。虛擬電廠具備規模化調節能力,其對新型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越來越重要,經濟性凸顯。在此背景下,相關上市公司積極布局,加快虛擬電廠建設。
從市場需求來看,虛擬電廠在能源轉型和智能電網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能源結構的轉型和電力市場的逐步放開,虛擬電廠在提供可靠、靈活的供電或調節能力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提高的情況下,虛擬電廠通過整合分布式能源、儲能等資源,實現對電力負荷的精細管理,有效緩解了電力供需矛盾,提高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根據能源院模型測算,預計2025年虛擬電廠規模有望達0.5億~0.7億千瓦。
規模的增長將為虛擬電廠功能作用發揮帶來更為廣闊的空間。虛擬電廠將閑散在終端用戶的充電樁、空調、分布式光伏等電力負荷資源聚合起來并加以優化控制,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了電力調度問題,推動削峰填谷、供需平衡,實現了電網、用戶、投資者多方共贏。
不占用土地資源,無須新建輸電通道,是虛擬電廠的另一大優勢。以建設200兆瓦虛擬電廠為例,每年可節約標煤4.0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8萬噸、二氧化硫3261噸,節省土地資源價值約9億~10億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虛擬電廠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除了可觀的市場規模,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讓虛擬電廠成為各地電力行業發展的重點,并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目前,我國多地正在大力發展虛擬電廠。8月,重慶首個虛擬電廠首次啟動運行,浙江虛擬電廠管理平臺也正式啟用,上海虛擬電廠調峰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在虛擬電廠的體制機制探索方面,目前我國已有多省份開展虛擬電廠試點建設。但是多數虛擬電廠僅以邀約、投標等方式參與政策性需求響應,盈利依賴于政府專項費用補貼。
虛擬電廠發展并未如預期,業內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在以下三方面:
在政策規定方面,虛擬電廠概念內涵尚未形成權威統一認識,發展暫無全局性、系統性產業規劃,存在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失衡現象。
管理規范方面,技術標準和建設運行管理規范不健全,難以滿足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需求。
市場機制方面,參與電力市場機制設計處于起步階段,準入條件、交易品種、交易機制等還有待完善,運營商獲利空間有待擴展,產業健康發展延續性不強。
想要了解更多虛擬電廠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虛擬電廠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報告根據虛擬電廠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虛擬電廠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虛擬電廠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虛擬電廠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