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其中4.3億人聽力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聽力損失,目前中國大概有超過1億人存在聽力損失。
據統計,我國聽力殘疾人約有2057萬,居視力殘疾、肢殘、智殘等五大殘疾人群數量之首,占人口總數的1.67%,其中7歲以下兒童約80萬人。此外,我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老年性耳聾是全國聽力殘疾致殘原因的首要因素,占比為51.61%。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中,中度及以上程度聽力損失比例達11%。
助聽器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屬于康復醫療器械中的認知言語視聽障礙康復設備,用于聽力損失患者的聽力補償。區別于簡單的擴音器,助聽器需要根據每個用戶的聽力損失程度和情況,進行個性化聽力補償。
骨傳導助聽器是一種將聲音通過骨骼(如乳突、牙齒、骨骼等)傳遞到內耳的助聽器。它基于振骨傳音的原理,通過人體頭骨振動作為聲源體的傳播媒介來實現聲音傳送。
《中國聽力健康現狀及發展趨勢》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1.2億老人正逐漸失去聽力,65歲以上老人是聽力障礙的主要群體。助聽器是聽障人士補償聽力損失的有效工具,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聽力障礙治療手段。
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聚焦多樣化需求,培育潛力產業。其中,作為康復輔助器具之一和老齡群體剛需的助聽器行業,有望受到政策支持。
我國單側耳聾和傳導性聽力損失患者數量保守估計超3000萬,而醫療級骨傳導助聽器正是這類聽損人群主要解決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氣導助聽行業,“骨傳導”技術領域是純粹的藍海,尤其在醫用骨傳導助聽器的細分賽道,中國與歐美國家的雖然差距仍然較大,中高端的骨傳導助聽器進口幾乎占100%。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骨傳導助聽器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從市場角度來看,助聽器長期被外資企業所壟斷。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助聽器市場份額幾乎被全球五大聽力集團(WS Audiology聽力集團、索諾瓦聽力集團、W.D.H聽力集團、瑞聲達聽力集團、斯達克聽力集團)完全占據,本土品牌僅有約8%的市場份額。隨著AI大數據、物聯網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市場應用,國產的助聽器品牌發展速度加快,開始與進口品牌抗衡。
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是本土企業實現追趕、構筑護城河的關鍵。以助聽器為核心業務的錦好醫療在2023年年報中強調,未來將持續推進自主芯片的應用和自主算法的優化、迭代。
隨著聲學、電子、材料等領域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骨傳導助聽器的性能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例如,植入式骨傳導助聽器通過收集外界聲音信號并振動顱骨內的植入體來傳遞聲音,克服了氣導助聽器依賴于外耳和中耳的局限性,提供了更好的聽覺補償效果。
《2021年世界聽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夠受益于助聽器的人群中,僅有17%的人實際使用了助聽器。其中,英國和法國的助聽器滲透率均超過40%,美國約為27%,我國僅為5%左右。隨著人口老齡化、聽力損失人群的增加以及消費者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骨傳導助聽器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骨傳導助聽器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