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是我國乃至全球主要經濟體競相追逐的領域。
自今年 6月28日起,市民乘坐地鐵到深圳北站,便可在北站廣場搭乘直升機,打“飛的”去香港、澳門、中山、珠海等多個大灣區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出行又多了新的選擇。
這是國內首個“低空+軌道”空鐵聯運項目正式投入運營,由深鐵集團和東部通航聯合推出。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航空制造業作為國防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工業技術能力的集大成者,其發展水平整體反映了一國技術、經濟、國防和現代工業的綜合實力。
一、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運行環境分析
宏觀經濟環境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對航空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長。這一趨勢直接推動了民用航空市場的擴大,進而促進了飛機制造行業的發展。
政策環境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的發展。例如,《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等文件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國家還鼓勵企業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技術環境
民用航空飛機制造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性產業,對自動化、電子化技術的要求較高。近年來,中國在航空制造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例如,碳纖維、高溫合金等關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取得突破,國產飛機如C919大型客機、ARJ21支線客機成功實現商業化運營,打破了國外壟斷。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在航空產品設計、制造和測試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進一步提升了行業的技術水平。
供給方面
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的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一方面,國內企業如中國商飛、中航工業等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積極推進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例如,C919大型客機作為中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的噴氣式干線客機,其成功投入商業運行和批量生產標志著中國飛機制造產業鏈的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國際知名企業如波音、空客等也積極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展開激烈競爭,共同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需求方面
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的數據,中國民用航空運輸旅客數量在過去十年間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4億人次,產值將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此外,隨著全球航空市場的復蘇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將達到47億人次,貨運也將呈現較快增長勢頭,這將進一步推動飛機制造行業的增長。
供需關系
從供需關系來看,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一方面,國內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但國產飛機的產量和交付量尚不能滿足全部需求。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中國企業在與波音、空客等國際巨頭的競爭中仍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提高國產飛機的產量和質量、加強國際合作、拓展國際市場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飛機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