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2000種食用菌被發現,其中有40~50種能夠大面積人工栽培。中國已知的食用菌約有657種,它們分屬于41個科、132個屬,其中擔子菌620種(占94.4%),子囊菌39種(占5.6%)。
眼下,食用菌菇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以重慶為例,一季度,重慶的羊肚菌等特色農產品出口加倍增長,同比增長383.4%。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食用菌年產量已達4000多萬噸,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占據全球近八成。
食用菌是指可以供人類食用的真菌,包括各種蘑菇、木耳、銀耳等。這些真菌在分類上屬于菌物介真菌門,大多數屬于擔子菌亞門,少數屬于子囊菌亞門。
食用菌被稱為“東方神草”“山珍之王”,其營養價值可見一斑。與糧食產品不同,食用菌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積極作用,即便作為佐餐,依然可以被人類吸收,轉化為能量。
上游環節:食用菌產業鏈的上游主要包括菌種研發與生產、生產原料的供應等。菌種是食用菌種植的基礎,通常由專業的菌種研發機構或食用菌企業自行研發生產。生產原料則多種多樣,包括木屑、米糠、玉米芯、麩皮、棉籽殼、甘蔗渣以及農業廢棄物如秸稈等,這些原料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營養。
中游環節:中游環節主要涉及食用菌的種植與加工。食用菌的種植可以通過傳統的農戶種植或現代化的工廠化種植實現。工廠化種植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和規模化優勢,能夠更好地控制質量和產量。加工方面,食用菌可以經過粗加工制成鮮品或干品,也可以進一步深加工成休閑食品、調味品、保健品及藥品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下游環節:下游環節則包括食用菌的銷售與消費。隨著電商和冷鏈物流的發展,食用菌的銷售渠道日益多樣化,不僅限于傳統的農貿市場和超市,還包括線上電商平臺和生鮮配送服務等。這些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使得食用菌產品能夠更快地送達消費者手中,滿足現代人對新鮮、健康食品的需求。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食用菌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顯示:
近年來,吉林、河南、貴州等各地的不少鄉村積極發展食用類菌菇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不僅提高了食用菌生產效率,食用菌的產量、品質也有大幅提升。
當前,食用菌菇產業已構建了一個涵蓋研發與生產、深加工、市場銷售以及進出口貿易在內的全方位產業鏈。2022年,我國食用菌產量達到了4222.54萬噸的龐大規模,穩居全球產量榜首。
香菇表現尤為突出,其年產量高達1295.48萬噸,獨占鰲頭,成為所有食用菌品種中的產量冠軍。緊隨其后的是黑木耳,其產量為749萬噸,展現了強勁的生產實力與市場需求,位居高產量食用菌品種的第二位。
食用菌行業未來市場空間分析2024
食用菌工廠化種植讓我國食用菌產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在食用菌菌種以及生產技術裝備方面,加強自主研發和應用。河南是我國食用菌第一大省,產量和產值都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河南全省各類食用菌總產量已突破600萬噸。
食用菌具有低脂肪、高蛋白、多糖、多維生素、多礦物質等特點,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我國食用菌消費主要集中在家庭和餐飲等消費終端。隨著中國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的持續提升,加之“大糧食觀”與新型食物觀念的深入人心,人們對營養膳食結構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這一趨勢促使家庭消費穩健增長,同時餐飲業也蓬勃發展,兩者共同構成了推動食用菌產業持續前進的重要引擎。
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食用菌菇產業正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食用菌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