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持續貶值對日本社會及民眾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并且這些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并加劇。
物價上漲與消費壓力:日元貶值直接導致進口商品成本上升,進而推動整體物價水平上漲。帝國數據庫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秋季日本將出現大規模漲價潮,預計全年漲價食品將超過1萬種。這對普通民眾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壓力,尤其是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直接影響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和消費能力。
工資增長與物價上漲不匹配:盡管在今年的勞資談判中,大企業實現了平均超過5.5%的工資上漲率,但這一漲幅并未能有效抵消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其加薪進程緩慢,難以跟上物價上漲的步伐。這導致民眾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生活成本增加。
中小企業困境:日元貶值對中小企業的打擊尤為嚴重。由于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難以通過提高售價來完全轉嫁成本上升的壓力。同時,它們也面臨著融資難、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政府雖然正在考慮通過修改法律等方式支援中小企業勞務費價格轉嫁,但民間交易介入的實效性可能因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而大打折扣。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日元貶值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出口,但長期來看,如果物價持續上漲而工資增長滯后,將削弱民眾的消費意愿和能力,進而抑制內需增長。這將使得日本經濟增長缺乏動力,難以擺脫長期以來的通縮困境。
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物價上漲和收入增長不匹配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可能引發社會不滿和不穩定因素。民眾對于政府的經濟政策可能產生質疑和不滿情緒,進而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執政穩定性。
針對上述問題,日本政府需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日元貶值帶來的挑戰。這包括加強財政和貨幣政策協調、推動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競爭力、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同時,政府還需要加強與民眾的溝通和交流,及時回應民眾關切和訴求,增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食品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
全球市場:根據《2024-2029年中國食品加工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2024年全球食品加工市場容量為52.13億元,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內以5.98%的CAGR增長,到2029年將達到76.34億元。這顯示了全球食品行業的強勁增長勢頭。
中國市場:中國作為食品消費大國,其市場規模也相當可觀。2023年中國食品加工市場容量為14.94億元,并在持續增長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中國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二、市場需求與趨勢
健康化趨勢:消費者對健康、營養和天然的食品和飲料的追求成為主流。無糖、低脂等健康產品持續受到關注,成為市場的主流。這推動了食品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消費升級: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高端食品飲料市場逐漸興起,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口感、包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線上渠道發展迅速,但線下渠道的魅力仍不可替代。品牌將加強線下渠道的建設,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三、市場競爭與格局
競爭激烈: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食品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品牌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品牌影響力、產品創新及渠道拓展上。
并購重組:在新發展階段,企業合資、并購、重組成為市場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式。通過并購重組,企業可以整合資源、拓展市場、提升競爭力。
四、行業挑戰與機遇
挑戰:
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是行業的生命線。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對行業和消費者信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成本壓力: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增加以及環保要求提高都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力。
機遇:
消費升級:消費升級為食品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高端、健康、便捷的食品產品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科技創新:AI、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為食品行業帶來更多創新機遇。通過科技創新,企業可以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
海外市場拓展: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市場飽和度的提升,部分頭部餐飲品牌和企業正在持續推進海外布局,尋求新的增長點。
五、政策支持與引導
政策支持:國家政策的支持對食品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即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的“促進鮮奶消費”“開發森林食品”等概念為食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食品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市場需求多樣化、競爭激烈但機遇并存的特點。在未來發展中,企業需要關注消費者需求變化、加強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及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和機遇。
調研顯示,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正在日益增加,某些健康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呈規模性地增加,食品廠商在生產食品的同時需要更加關心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同時,也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具有針對性的健康食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一方面滿足了大眾多樣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更多的食品廠商把目光投向患有“少數疾病”的人群,針對其健康需求開發相對應的產品,給予這類少數群體社會關注以及尊重。
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健康飲食,人們將減少食用精細加工類食品和油炸類食品等被認為不夠健康的食品,轉而青睞于對腸道有益的食品、“非肉制”類食品和加入了豆類、粗糧等的含乳飲品,以及替代飲用水的天然植物水飲料將成為主流趨勢。各種植物蛋白的來源很多,用于蛋白營養強化的植物蛋白各有不同。
最大的機會在于小吃、飲料、代乳品及代肉品等。例如,在國外市場上出現的以豌豆為原料的“植物乳蛋白飲品”;以小麥、大豆蛋白為產加工的“100%植物肉”漢堡;用南瓜籽、葵花籽蛋白為原料的蛋白營養棒。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食品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