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旅游形式,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旅游”作為體驗式文化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是文旅市場的新藍海。從融合發展的角度來看,“博物館+旅游”以博物館場所和博物館內容為依托和載體,以文化為核心,將文化活動和游覽觀光有機結合,讓普通的旅游觀光上升為高品質的文化體驗。
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們不僅僅是保存和展示文物的場所,還承擔起了教育、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角色。特別是近年來,新設立的博物館如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共一大紀念館等不斷向公眾開放,同時一些老牌的博物館如湖北省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等也進行了新館舍的建設,青海省博物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等完成了陳列改造,使得博物館的布局和體系更加完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觀眾需求的不斷變化,博物館將更加注重數字化展覽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觀眾可以通過互動方式參與到展覽中,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
2021年我國博物館接待觀眾7.79億人次,策劃推出3000余個線上展覽、1萬余場線上教育活動,網絡總瀏覽量超過41億人次。2021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95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全國5605家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占比達90%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全年舉辦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個2024年春節期間(即2月10日至17日),全國博物館共接待觀眾7358.01萬人次,同比增長98.6%(2023年接待觀眾3704.86萬人次)。
博物館旅游的發展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成為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博物館參觀展覽,了解歷史文化,感受藝術魅力。202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開放314天,累計接待觀眾675706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觀眾2.1萬人次,同比增加314%。各年齡段觀眾比例為:0-18周歲占19.12%;19-35周歲占42.69%;36-59周歲占31.34%;60周歲以上觀眾占6.85%。35歲以下的觀眾占比超過60%,年輕人已成為國家博物館觀眾的主力軍。
傳統的博物館旅游主要以學術研究人員為主,而現在游客群體包括普通游客、文化愛好者和商業游客等,游客結構的多元化為博物館旅游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國家級博物館到地方級博物館、民間博物館、專業博物館等,不同層級的博物館都在積極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游客。博物館旅游行業的經營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包括政府自主經營、政府與民間合作經營和民間自主經營等多種模式,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許多博物館還采用了在線訂票、數字化展覽等新型經營模式。
未來,博物館旅游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不斷提高,博物館將更加注重文化創意與跨界合作,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和高質量的展覽和服務。同時,博物館也將更加注重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通過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和創新,推動博物館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博物館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應用為博物館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展覽方式和互動體驗。例如,一些博物館通過VR技術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文化場景;通過AR技術為展品添加虛擬標簽和解說詞;通過AI技術提供智能導覽和個性化推薦等服務。
政府將繼續加大對博物館旅游行業的政策支持和法規完善力度。制定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相關法規體系,為博物館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加強行業自律和規范發展,推動博物館旅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博物館旅游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是積極的。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公眾對文化遺產關注度的提高,博物館旅游將在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跨界合作、國際交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體驗和服務。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