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配電網指的是“除當地國網(南網)電力公司以外存量配電資產視同增量配電業務”,即除電網企業存量資產外,擁有配電網存量資產絕對控股權的公司,包括高新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地方電網、躉(dun)售縣等,未經營配電網業務的,可向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門申請并獲準開展配電網業務,符合售電公司準入條件的,發行售電公司準入程序后,可開展售電業務。
增量配電網屬于公用電網,原則上指 110 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電網和220(33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以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為主的局域電網。此前,國家發改委網站提到,到2025年,配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清晰,供配電能力合理充裕;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
配電網作為城鄉經濟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是聯系能源電力生產和消費的關鍵樞紐,是服務國家實現“雙碳模板”的基礎平臺。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發〔2021〕36 號),指出推進電網體制改革,明確以消納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增量配電網、微電網和分布式電源的市場主體地位。
2023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強調需求響應成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下需求側資源運用和源荷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
面對當前配電網設備總量龐大、發展速度迅猛但存在不平衡現象、設備標準化程度不足以及市場化調節機制匱乏等多重挑戰,同時客戶對電力服務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清潔能源的消納壓力也日益增加,傳統的配電網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配電網發展的需求。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必須深入應用先進技術,從根本上提升配電網的建設、運維和管理水平,推動配電網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包括采用智能化、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技術手段,提高配電網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同時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滿足能源轉型的需求。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增量配電網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數據,預計2014年至2035年間,全球配電領域投資額達242億美元,新增配電線路2420萬公里,同時還將增加投資31700億美元用于改造舊電網配電基礎設施。在配電網建設投資方面,“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在配電網領域預計投入超12,000億元,占電網建設總投資60%以上;南方電網公司在配電網領域計劃投入3,200億元,占電網建設總投資的48%左右。
新型電力系統下,電源結構和負荷形態發生重大變化,“源荷”雙側隨機性、波動性顯著提高。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伴隨電氣化水平穩步提升和用電負荷持續增長。在“十四五”規劃期間,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深入實施,國家電網公司明確提出了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思想。面對新能源裝機量的迅猛增長,構建能夠兼容并蓄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及電動汽車等多元化負荷發展需求的智能電網,已然成為未來電網發展的核心方向。
這一轉型旨在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同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的能源發展目標。智能電網通過集成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能夠實現對電網運行的智能化監測、管理和優化,從而更好地滿足新能源接入和多元化負荷增長的需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增量配電網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