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這種金融模式并非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廣泛接受后,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
互聯網金融產業上游
技術支持:這一環節涵蓋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這些技術為互聯網金融業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確保了金融服務的順暢運行和不斷創新。
云計算:為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了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使得金融服務可以更加靈活、高效地運行。
大數據: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為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了精準的用戶畫像和市場預測,從而提高了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人工智能:在風控、客服、投顧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區塊鏈: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數據存儲和傳輸方式,增強了金融服務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數據服務:各類數據提供商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了豐富的用戶數據、市場數據等。這些數據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從而制定更加精準的營銷策略和產品規劃。
互聯網金融產業中游
中游是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的核心,主要包括各類金融服務平臺和產品。這些平臺和產品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了金融服務的線上化、智能化和個性化。
金融服務平臺:包括網絡借貸平臺、移動支付平臺、互聯網保險平臺等,為用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這些平臺通過技術創新和大數據應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企業開發的各類金融產品,如貨幣基金、網絡貸款、互聯網保險等,滿足了用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這些產品通常具有門檻低、操作便捷、收益穩定等特點。
互聯網金融產業下游
下游是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的終端,主要包括資金需求方和投資者。
2022年各類市場主體對互聯網消費金融余額增加值的貢獻中,消費金融公司與民營銀行分別為59%和19%,而以銀行為主的其他傳統金融機構達到了100%。
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比較對象是大型企業的融資情況,具體體現在小微企業對經濟的貢獻與其獲得的金融支持不匹配。從經濟的貢獻上看,小微企業貢獻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GDP的比例約60%、納稅占國家稅收總額的比例約50%,以及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但從小微企業獲得的金融支持上來看:截至2022年末,中國小微企業貸款占企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為42.8%,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規模占小微企業貸款的比例40.4%,小微所獲貸款供給與其對經濟的貢獻規模不匹配。
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技術支持與數據服務為中游的金融服務平臺和產品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中游的金融服務平臺和產品則通過互聯網技術將金融服務傳遞給下游的資金需求方和投資者;而下游的資金需求方和投資者則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滿足自身的金融需求,并為行業提供資金來源。這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促進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創新。
當前,數字金融成為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著力點,也是金融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數字金融的變革動力歸根結底是源于可應用于金融領域的新技術迭代。近年來我國金融領域的技術應用百花齊放,而關鍵核心技術卻亟須突破。
人工智能將成為數字金融創新的“主動力”。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的技術迭代和應用進入快車道。產業政策助力人工智能場景創新,算力、數據等基礎支撐不斷完善,各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加速滲透。放眼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進入“應用爆發期”,合成數據牽引著人工智能的未來。
想了解關于更多互聯網金融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