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是指快遞在運輸過程中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快遞包裝通常是為了保護物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壞,同時也要方便快遞員進行配送和收件人進行簽收。快遞包裝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包括紙箱、氣泡袋、塑料袋、泡沫墊等。紙箱是最常用的快遞包裝之一,具有抗壓、防震、耐摔等特點,可以有效保護物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壞。氣泡袋和塑料袋則常用于包裝一些易碎或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電子產品等。泡沫墊則常用于填充縫隙或固定物品,以增加物品的抗壓能力和抗震能力。
紙質包裝(紙箱和紙袋等)主要由紙板或瓦楞紙板制作而成,具有較好的可回收性和降解性,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較小。塑料包裝(塑料袋、氣泡膜和塑料泡沫等),多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苯乙烯(PS)等合成塑料制成。雖然部分塑料材質可以被回收利用,但由于分揀難度大,回收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復合材料包裝如郵政信封和快遞袋,通常塑料與紙復合而成,這種復合結構使得分類和分離更加困難。
生物降解塑料包裝是一種環保替代材料,如以聚乳酸(PLA)為主的可降解包裝材料,但成本較高,需要一定的場景適配度。
玻璃和金屬類包裝主要用于運輸高端商品等特定品類,較易回收和再利用,但質量重且易碎,逆向物流成本也相對較高。
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回收體系仍不成熟,面臨著分類粗放和權責不明的雙重挑戰。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持續快速發展。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1320.7億件,同比增長19.4%。
在6月1日開始實施的兩部快遞行業國家標準中,“快遞包裝國標”是首部關于快遞包裝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分別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提出了鉛、汞、鎘、鉻等重金屬總體限量要求和單獨限量要求,規定了溶劑殘留、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等特定物質限量要求,并給出了試驗方法、取樣制備要求,為快遞綠色包裝的生產和檢測提供技術依據。
“循環箱國標”明確了嵌套式、折疊式、組合式三種結構的快遞循環包裝箱;提出了樹脂類、植物質類箱板的強度要求,以及整箱物理性能、尺寸和公差、環保等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給出了快遞循環包裝箱循環次數、標簽等建議,引導建立包裝箱循環運營管理系統。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快遞包裝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當前,中國垃圾分類體系未能精細化分類低附加值的快遞包裝廢棄物,通常與干垃圾一同處理,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加劇了因填埋產生的土壤污染和因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損害環境和人類健康。此外,回收體系的參與主體界定不明,權責分配不清。整個快遞包裝的綠色循環鏈條涉及包裝企業、寄遞公司、電商平臺、消費者及回收企業等多方,但各方的責任和利益不明晰,導致積極性和參與度并不高。盡管部分快遞公司已采取一些綠色措施,例如在高校設立回收點、使用可降解材料、開展循環箱試點等,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效果有限,市場化的回收機制并未成熟。
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開始覺醒,但行動力仍需進一步加強。埃森哲發布的《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中指出,43%的受訪者有意愿為環保產品或包裝支付一定比例的溢價。雖然部分消費者表達了對可持續包裝的偏好,但當涉及實際購買決策時,許多人仍因為價格敏感或缺乏具體的激勵措施而未能選擇環保包裝。此外,消費者對綠色包裝的總體認知還不夠充分,對于各種環保材料的特性和回收方式了解有限,限制了綠色快遞包裝的普及度和接受度。也就是說,若要全面促進綠色快遞包裝的推廣,單靠提升消費者的環保問題意識是不夠的,還需通過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價格政策、提供明確的環保標識、增強全流程回收可視度等,進一步支撐行動力的轉化。
“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快遞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而包裝是快遞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認為,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在于規范快遞行業的包裝行為,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其中,“快遞包裝國標”更加明確地規定快遞包裝材料中重金屬和特定物質的限量,確保快遞包裝的安全性和環保性。同時,這些標準也有助于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進一步推動綠色物流的發展。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旨在提高快遞包裝物的環保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減少快遞包裝物的環境污染,減少對資源的需求。
在快遞行業包裝的‘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成為大勢所趨并獲得廣泛認同的同時,快遞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也在加速推進。比如,圓通速遞已在倉儲、運輸、包裝等多個方面取得了綠色發展成果。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國快遞包裝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