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設備是指電站中用于將各種能源(如化石燃料、水力能、風力能、太陽能等)轉化為電能并向電力網絡供應電能的各種裝置和系統的總稱。這包括發電設備、變電設備、配電設備以及控制監測系統等。
發電設備主要是用于將能源轉化為電能的設備,如電站鍋爐、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水輪機、發電機、變壓器等。變電設備則主要用于將發電機產生的電能升壓輸送到電網中。配電設備則負責將電能分配到不同的消費者中,通常包括變壓器、開關等。而控制監測系統則用于監測電站的運行狀態,保證電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
近年來,隨著能源結構的調整和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電站設備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4年3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5.85億千瓦,同比增長26%,約占我國總裝機的52.9%。其中,風電和光伏發電之和突破11億千瓦。
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來看,2024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6875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0.7%。其中,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2102億千瓦時,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55小時;風電發電量26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光伏發電量16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
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水電、風電、核電等可再生能源設備產量持續增長。其中,風電設備產量創歷史新高,核電設備產量也實現了顯著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站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2024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9.8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5%左右。電力需求方面,報告預計,2024年三次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1%、52.6%、28.7%、16.5%。第二產業仍然是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生活用電的拉動作用較上年顯著上升。
在用電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溫、采暖負荷“尖峰化”特征明顯。近年來,夏季國家電網經營區空調負荷峰值占總負荷比重已經超過三成,局部地區某些時段甚至超過五成,成為影響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
在發電側,新能源作為新增發電裝機的主體,日內出力波動大,極熱無風、極寒無光、晚峰無光可能導致新能源出力嚴重受阻,影響發電能力。這對電力系統的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年全國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比上年增長9.4%。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新投產規模將分別達到0.9億千瓦、2.4億千瓦,新投產新能源裝機合計將占全部新增裝機的80.1%。預計到202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3.2億千瓦,比上年增長13.7%,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
電站設備行業未來趨勢預測2024
清潔能源設備需求增長:隨著清潔能源政策的推進和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清潔能源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電站設備行業將加快清潔能源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
智能化和數字化發展:未來電站設備行業將繼續向智能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電站設備的遠程監控、智能調度和數據分析等功能,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國際化合作與競爭: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的變化和電站設備行業的發展,國際化合作與競爭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電站設備企業將通過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站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