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應用產業,通常指民用非動力核技術的應用,或稱為“同位素與輻射技術”。這一產業主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γ射線、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或X射線等電離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這些效應被廣泛應用于材料改性、消毒滅菌、無損檢測、醫學診斷治療、誘變育種、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核技術應用產業發端于上世紀中葉,現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的發展和應用。世界上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其中發達國家的核技術應用產業商業模式成熟、市場集中度高,并已形成龐大的規模,緊密關聯產業產值甚至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
近年來,我國核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食品、醫學、環保、安保等領域,并在輻照材料改性、輻照加工服務、輻射技術裝備、公眾健康、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
核技術應用產業的市場發展現狀
中國核技術應用產值從2015年的3000億元(約占GDP的4.0‰),到2022年底已接近7000億元(約占GDP的5.7‰),年均增長15%以上。預計到2025年,中國核技術應用產值可達萬億市場規模。
工業應用產值占比超過50%,是核技術應用的主要領域。醫用核技術產值占比約20%,且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其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
國際市場規模大約為每年50億~60億美元,并預期在未來5年增長30%左右。全球核能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2044.1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有望達到286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7%。
核技術行業的參與者包括核能發電企業、核燃料供應商、核醫學設備制造商、核輻射防護技術提供商以及核技術應用企業等。美國將核技術列為優先支持的重大技術發展方向之一,其核技術應用產業的年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5%,產業規模居世界首位。日本和歐洲核技術應用產業的年產值占其國民經濟總產值的比例為2%~3%。中國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法人單位已超過9萬家,在役民用研究堆有18座,在用各類射線裝置約23萬臺、放射源15.7萬枚。
核技術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涵蓋了醫療、能源、環保、工業等多個領域。在醫療領域,核醫學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更加高效、精準的方法;在能源領域,核電技術作為一種清潔、低碳的能源形式,對于緩解能源壓力、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義;在環保領域,核技術對于醫療工業產生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等具有很好的消毒去污效果,未來這個領域也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些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核技術應用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核技術的發展,包括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安全監管等。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從技術進步來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核技術應用領域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例如,在醫學領域,核醫學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在能源領域,核電技術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也在不斷提高。這些技術進步將推動核技術應用產業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增加其投資潛力。
綜上所述,核技術應用產業具有顯著的投資潛力。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快速的增長趨勢、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等因素共同推動了該產業的發展。對于投資者而言,關注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投資機會將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