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官廳水庫建成70周年,截至目前,官廳水庫共攔蓄1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8次,攔蓄泥沙6.5億立方米,累計發電87億千瓦時,為下游的北京、河北、天津地區供水430億立方米。
官廳水庫跨河北懷來、北京延慶兩地,作為永定河流域重要生態節點,建設運行70年來,在防洪、供水、發電及生態恢復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供水是指通過公共設施、商業組織、社區努力或個人提供水資源,水的輸送通常是通過水泵和管道。
供水行業是指與水資源的供應、處理和分配相關的產業鏈。這個行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各種方式獲取原水,進行適當的處理和凈化,然后將其安全、有效地輸送到用戶手中,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需求。
供水產業現狀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約占全球水資源的6%,次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供水系統從各種地點獲取水源,這些水源都經過了適當的處理,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湖泊和河流),以及經過淡化的海水。
水源處理步驟一般包括:凈化、氯化消毒,有時還包括添加氟化劑。處理后的水資源通過重力或通過水泵抽水聚集到水庫中,并通過水塔或通過地面設施供應。水被使用后,廢水一般排入下水道系統,并在排入河流、湖泊、海洋前在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或再利用于景觀、灌溉或工業用水。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城鎮用水人口不斷增加。2016年至2020年,我國城鎮用水人口從8.0億人增加到8.7億人。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也推動我國城鎮用水需求逐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我國城鎮用水總量從833.7億立方米增加至907.3億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2.14%。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供水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全國供水工程覆蓋率已達95%以上;其中2022年農村供水工程已完工16196處,提升了7449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7%,比年度目標提高了2個百分點。全國供水工程覆蓋率已達98%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2020.31億元,2022年中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2929.80億元,同比增長8.25 %。
2023年,全國開工建設農村供水工程2.3萬處,提升了1.1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
從水利部在寧夏固原市召開的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獲悉,水利部將以縣域為單元,全面推行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即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改造,并實施縣域統管、專業化管理全覆蓋的管護模式,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現場會上表示,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要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在大型引調水工程沿線和大中型水庫周邊地區尤其是城市近郊地區,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能聯網盡聯網、能擴網盡擴網、能并網盡并網,最大程度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監管、同服務。
供水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對于供水行業來說,供水服務已經不滿足于聚焦于水質、水量等最基本的服務保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這些表述,充分說明了用水安全的重要性。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供水能力要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提高供水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越來越關注,同時合成有害污染物種類不斷增加,對健康造成重要威脅。因此,進一步提高供水水質標準是供水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報告根據供水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供水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供水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供水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供水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供水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