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的英文簡稱,是指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及發展,將計算機的CPU、RAM、ROM、定時計數器和多種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
在MCU領域,按照總線位數不同,MCU可以分為4位、8位、16位、32位、64位,位數越高,運算能力越強,提供的功能越高級。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MCU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MCU行業產業鏈上游可分為原材料供應商和代工廠商(與中游Fabless廠商合作),原材料主要為圓晶、以及來自于ARM等的內核授權;代工廠商主要包括臺積電、格羅方德、聯電、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
近年來,中國企業MCU產品在產品性能、集成度、穩定性、配套開發生態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發展,在中低端市場已經具備較強競爭力,國內MCU廠商由原先集中于消費電子特別是家電領域,開始向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進軍。根據Omdia數據,2021年中國MCU市場規模約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4億元),2022年增長至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2億元)。
中國MCU行業市場需求變化情況
MCU的整體周期波動與半導體行業呈高度正相關性。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MCU在下游家電、汽車電子、工業控制、能源管理等需求帶動下供需緊張,市場大幅反彈,出貨實現歷史最高漲幅。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消費電子疲軟的影響,MCU行業景氣度顯著下滑。
根據Omdia數據,2022年中國MCU市場規模約為82億美元,其中2022年工業用MCU市場規模占中國MCU市場規模的比例約為17.1%;車用MCU市場規模占中國MCU市場規模的比例約為31.6%,合計市場份額占比近50%。
隨著消費類、工業類、車規類等市場終端設備聯網及智能化需求成為主流,物聯網時代任務的復雜化使得對芯片性能要求快速提升,對芯片處理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促使MCU從8位、16位向32位邁進,32位MCU銷售占比不斷上升。
從全球市場來看,汽車電子是MCU最大的應用,與全球不同,中國MCU最大的應用則是消費電子。2023年MCU全球市場規模約229億美元,預計2022—202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3%,2028年市場規模達320億美元。作為汽車的車身控制系統、安全舒適系統、信息娛樂與網聯系統、動力與底盤系統和輔助駕駛系統等汽車電子系統的主控芯片,MCU的市場空間有望在汽車“三化”進程中進一步打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三化”趨勢要求MCU向具有更高可靠性、更強的處理能力、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存儲空間方向發展。
隨著我國制造業智能化水平的不斷升級,數控機床、精密機械、機器人等科技含量更高的新興產業逐漸嶄露頭角,MCU 作為工業自動化所必需的“大腦”,也勢必朝向更高算力、更高智能和更低功耗的方向發展。
智能穿戴等消費電子推動了MCU集成度的提高以配合終端產品的輕量化、小型化發展;物聯網的發展則推動了MCU的低功耗設計和無線技術的發展。
總體從技術方向上來看,高性能、低功耗、高穩定性、高集成度等已成為MCU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MCU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MCU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