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中國能源行業深度發展研究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電力生產總體平穩。
1—3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11.1億噸,同比下降4.1%。進口煤炭1.2億噸,同比增長13.9%。1—3月份,規上工業原油產量5348萬噸,同比增長2.3%。進口原油13736萬噸,同比增長0.7%。1—3月份,加工原油18246萬噸,同比增長2.4%。1—3月份,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6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2%。進口天然氣3279萬噸,同比增長22.8%。1—3月份,規上工業發電量223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
我國能源轉型步伐加快
今年以來,我國能源轉型步伐加快。國家能源局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9億千瓦,同比增長14.5%。
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來看,2024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6875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0.7%。其中,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2102億千瓦時,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55小時;風電發電量26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光伏發電量16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
從建設方面來看,2024年一季度,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181萬千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1550萬千瓦;全國光伏新增并網容量4574萬千瓦。
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繼2023年連續突破8億、9億、10億千瓦后,日前再次突破11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約為37.3%,電力裝機延續綠色低碳發展趨勢。
一季度,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6943萬千瓦,同比多投產1342萬千瓦。其中,水電181萬千瓦、火電639萬千瓦、風電155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4574萬千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2.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其中,火力發電量1.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0.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能源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在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加快轉變能源利用方式的背景下,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平穩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替代步伐加快。
近年來,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逐漸降低,但絕對值仍處高位。綜合來看,目前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在80%左右,非化石能源不到20%。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春明表示,未來這一結構會發生顛覆性變化,碳中和背景下非化石能源占比將達到80%以上。
而這樣的變化顯然需要變革性技術的支撐,在徐春明看來,這主要涉及兩個層面:其一,是對二氧化碳的處理和利用,包括采用物理方法,如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驅油等;或是采取化學手段,通過聚合、合成反應、加氫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價值的化學品和材料。其二,則是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降低,即雖然消耗能源,但盡量不排放二氧化碳,這主要仰仗綠電、綠氫的應用等。
鑒于氫能本身具備低碳、高效、清潔等特點,徐春明認為,氫能將在未來能源生產和消費中扮演重要角色。“氫一方面能夠作為能源被直接使用,另一方面又可作為儲能介質與綠電相互轉化,因此氫能的產業化應用是非常廣闊的。從制氫、儲氫,到運氫、用氫等,整個產業鏈相當復雜。”
報告對中國國家 “十三五”經濟和社會運行和成果進行分析、產業鏈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行業供需形勢、進出口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中國能源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十四五”中國能源行業將面臨的挑戰、行業的區域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報告還對“十四五”全球及中國能源行業發展動向和趨勢作了詳細分析和預測,并對能源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能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能源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