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布的“跨境理財通2.0”首份成績單顯示,在3月份,粵港澳大灣區的個人投資者對“跨境理財通”的參與熱情高漲,新增了2.4萬名投資者,這一數字環比增長了9.16倍,創下了單月新開戶人數的歷史新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內地投資者的增長尤為顯著,新增了2.3萬名內地投資者,環比增長近12倍。這一數據表明,“跨境理財通2.0”對于吸引內地投資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內地投資者對于跨境理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
這一增長趨勢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在推動。首先,“跨境理財通2.0”在投資者準入條件、個人投資者額度以及業務試點范圍等方面進行了優化,降低了投資者的準入門檻,擴大了參與機構和投資產品的范圍,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
其次,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投資者對于跨境理財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內地投資者希望通過“跨境理財通”了解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分散投資風險,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此外,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推廣“跨境理財通”業務,通過提供豐富的投資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參與。
然而,盡管“跨境理財通”業務取得了顯著的增長,但投資者在參與時仍需注意風險。跨境投資涉及不同的市場和法律環境,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投資產品的特點和風險,并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理性投資。
展望未來,“跨境理財通”業務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寬和市場環境的改善,更多的投資者將有機會參與跨境理財,享受全球投資的便利和收益。同時,金融機構也將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和服務,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推動“跨境理財通”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布的“跨境理財通2.0”首份成績單顯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投資者對跨境理財的強烈興趣和高漲熱情。這一趨勢有望在未來持續下去,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跨境理財機會和選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理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跨境理財通2.0作為一種創新的金融服務產品,旨在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便利的跨境理財選擇。以下是對其優缺點的分析:
優點:
投資門檻降低與額度提升:與早期版本相比,跨境理財通2.0適當降低了投資者準入門檻,如“南向通”業務的內地投資者參與門檻從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降低為“滿2年”。同時,個人投資者額度也有所提升,從100萬元人民幣提高到300萬元人民幣。這使得更多的個人投資者能夠參與,擴大了客戶基礎。
產品豐富多樣:跨境理財通2.0擴大了合資格產品范圍,如增加內地銷售銀行的人民幣存款產品,公募證券投資基金范圍也有所擴大。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滿足了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
銀行優惠活動吸引客戶:多家銀行推出的存款加息、現金獎勵等優惠活動,無疑增加了跨境理財通2.0的吸引力。這些優惠活動不僅提升了客戶的投資回報,也加強了銀行品牌的吸引力。
促進金融市場的融合與發展:作為連接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梁,跨境理財通2.0有助于加深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的融合,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缺點:
投資風險:盡管跨境理財通2.0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但任何投資都伴隨一定的風險。跨境理財通并不保證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理性投資。
信息不對稱與復雜性:由于跨境理財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市場和法律法規,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復雜性的問題。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投資產品的特點和風險,避免盲目投資。
匯率風險:跨境投資還涉及匯率風險,貨幣匯率的波動可能會對投資者的收益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跨境理財通2.0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跨境理財機會和選擇,但投資者在參與時也需充分了解投資產品的特點和風險,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理性投資決策。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儲蓄的優良傳統存在。對理財的需求已經不滿足于傳統的儲蓄。而人們傳統的思想中,資金流入較大行業是傳統金融行業的券商、銀行、保險等機構,這些機構只能滿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而互聯網投資理財投資門檻低、效率高可以為用戶節省時間、省去許多繁瑣的手續,回報率也相對較高的優勢日益凸顯,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進一步強化了理財服務的線上化趨勢。疫情期間,線下網點被迫關閉,難以直接接觸到用戶,使得傳統理財業務在產品銷售、貸后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極大影響。而互聯網理財業務的無接觸性、便利性等優勢特點凸顯。
報告顯示,疫情暴發之后,購買線上理財產品的用戶數迅速增加。隨著疫情趨于緩和,用戶數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疫情之前。這表明居民線上理財意識受疫情影響顯著,線上理財群體規模進一步擴大。
隨著居民可支配結余資金的穩定增長,國人們對理財的潛在需求在持續提升。而在精準、高效等優勢加持下,居民理財向互聯網端轉移將是大勢所趨,互聯網理財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截至2020年底,全理財市場共有331家銀行機構(不含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9.19萬億元,其中大型銀行6家,存續余額5.97萬億元;股份制銀行12家,存續余額7.98萬億元;城市商業銀行122家,存續余額4.07萬億元。
2020年,股份制銀行存續余額7.98萬億元,占比41.58%;大型銀行存續余額5.97萬億元,占比31.11%;城市商業銀行存續余額4.07萬億元,占比21.21%;
農村金融機構存續余額1.09萬億元,占比5.68%;外資銀行存續余額0.08萬億元,占比0.42%。數據顯示,從注冊資本規模來看,2020年已獲批籌建的理財公司中,注冊資本在100億元及以上的有4家,注冊資本在50-100億元之間的有10家,注冊資本低于50億元的有9家。
按運作模式劃分,截至2020年底,開放式產品存續余額占理財公司全部產品的80.61%,封閉式產品存續余額占理財公司全部產品的19.39%。
互聯網理財作為一種新興的理財方式,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投資方式。它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選擇,也為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技術和市場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理財將會繼續壯大和完善,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互聯網覆蓋人群范圍進一步擴大,互聯網理財市場規模和用戶數量均有大幅增長。互聯網理財作為傳統理財的重要補充,是數字時代的大勢所趨。
未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成熟,互聯網理財產品優勢更加凸顯。伴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持續積累,全市場對于規范、健康和全面豐富的財富管理的呼聲不斷增加,眾多機構也將未來展業的方向押注在互聯網財富管理的藍海市場。
同時,在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全市場利率下行、傳統互聯網金融產品紛紛下架、房地產調控的時代大背景下,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正在逐漸釋放和轉變,這為互聯網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理財行業將會更加注重風險控制和智能化服務。同時由于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對互聯網理財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行業內將會出現更多的嚴格規范,保障了投資者的利益。隨著中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升和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的提高,未來中國互聯網理財行業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理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