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材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呈現出積極的態勢,這主要得益于全球范圍內對于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儲能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隨著電動汽車、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儲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政府對于新能源和環保產業的政策支持也推動了儲能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
儲能材料不僅能存儲能量,并且能使能量轉化,以供需用。最常見的儲能材料有儲氫合金和用于一次電池(即原電池,放電后不能復原使用)、二次電池(即蓄電池,放電后可重新充電復原反復使用)的材料。常見的一次電池有鋅–二氧化錳電池、鋅–氧化汞電池、鋅–氧化銀電池和鋰電池等。常見的二次電池為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鋅電池和鎳–氫化合物電池、鈉–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儲氫合金及其應用 氫是自然界中儲量最大的元素,也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
產業鏈的完善也為儲能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到下游應用市場的拓展,儲能材料行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各個環節之間的協作和配合日益緊密。從我國市場規模來看,鋰電池儲能材料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正極材料增速快于負極材料。據統計,2020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規模為751.9億元,負極材料市場規模為140.2億元。
從競爭格局來看,據統計,2020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競爭格局中,廈門鎢業占比最大達9.92%,天津巴莫占比達6.44%,德方納米占比達6.31%,榮百鋰電占比達5.82%,長運鋰科占比達5.70%;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競爭格局中,按出貨量來看,貝瑞特占比最大,達22%。其次為璞泰來,占比達18%。杉杉股份、凱金新能源、中科星城占比分別達17%、14%、7%。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38年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01.7萬噸,同比增長81.43%,負極材料產量為137萬噸,同比增長90.28%,電解液產量89.1萬噸,同比增長75.74%,隔膜產量為12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8.97%,其他儲能材料產量為61.31萬噸,同比增長76.94%。
據統計,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需求量為199.98萬噸,同比增長78.81%,負極材料需求量為80.94萬噸,同比增長42.25%,電解液需求量84萬噸,同比增長90.05%,隔膜產量為102.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5.43%,其他儲能材料需求量為60.5萬噸,同比增長73.85%。
截至2022年我國儲能材料市場規模達到6186.07億元,2016-2022年CAGR為63.45%;細分市場來看,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市場規模為4477.8億元,同比增長150.37%,負極材料市場規模為408.75億元,同比增長43.88%,電解液市場規模為655.2億元,同比增長89.07%,隔膜市場規模為169.39億元,同比增長50.57%,其他儲能材料市場規模為474.93億元,同比增長83.43%。技術創新是儲能材料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近年來,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儲能技術不斷涌現,這些技術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為儲能材料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新型儲能技術,如固態電池、液流電池、重力儲能和氫儲能等,將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這些技術的進步將推動儲能材料行業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環保的方向發展。
在市場需求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儲能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隨著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建設將帶動儲能材料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儲能材料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將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原材料價格波動、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快、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可能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此外,儲能材料的安全性和環保性也是未來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儲能材料行業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總體上是樂觀的。隨著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推動,該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同時,行業內的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38年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