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制劇是由網絡媒體自己投資拍攝,專門針對網絡平臺制作并播放的影視劇。這一定義不僅指明了網絡自制劇的平臺特征,還明確了其制作環節的指向性。盡管它是針對網絡平臺而制作的,但在制作流程和結構上仍必須符合“劇”的要求。此外,網絡自制劇的制作主體主要是網絡媒體,但并非要求獨立完成,可以與其他制作公司、導演等機構或個人聯合制作。
與傳統影視劇相比,網絡自制劇具有三個顯著特征:首先,其內容緊湊、節奏較快、篇幅短小;其次,題材多元化,演員選擇傾向于偶像化;最后,成本低廉、門檻較低、互動性強。這些特點使得網絡自制劇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觀眾,并與之產生深度互動。
據《2023短劇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2024年將超500億元。更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網絡自制劇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微短劇成為短視頻、中視頻、長視頻等以時長為主要劃分依據的新型視頻形態,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為短視頻創作者提供了內容制作、發布、分享的全民傳播平臺。近年來微短劇的興盛具有其內在的傳播邏輯。據國家廣電總局公開的數據顯示,2021年微短劇全年備案數量多達398部,2022年則接近2800部,同比增長高達600%;行業月充值金額從6月份的4000萬元增長至10月份的6000萬元。
微短劇主要面向年輕人與下沉市場,通過網絡大數據算法精準定位受眾。這些人群有著有限的閑暇時間,固定的審美趣味,以及較少的娛樂投資,主打“爽”劇情與快節奏的微短劇從方方面面契合了下沉市場的需求。
網絡微短劇已然成為視聽新“勢”力,其發展呈現著規模化、多元化、規范化趨勢。然而,微短劇市場迅猛發展的同時,一些劇情低俗、粗制濫造、同質化嚴重的微短劇搶占大眾視野,依靠復仇、瑪麗蘇甜愛等題材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觀眾,微短劇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
網絡劇按照制播方式可劃分為版權劇、自制劇、定制劇、分賬劇。現階段劇集發行格局發生深刻變革,主要視頻平臺成為重要的劇集供應商。現階段中國網絡劇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內容注水與同質化嚴重是該行業面臨的主要痛點," 提質減量 " 成為新主題。
中國網民規模及網絡綜合視頻用戶數量的增長為網絡劇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網絡劇原有 IP 的粉絲基礎為網絡劇帶來較高熱度。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74億,網民使用率為98.3%。2023年,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435分鐘;移動端網絡視聽應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87分鐘,超過3小時。其中,短視頻應用的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51分鐘,隨后依次為長視頻應用(112分鐘)、娛樂/游戲直播應用(63分鐘)和網絡音頻應用(29分鐘)。
由于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網絡自制劇在內容創作上更加靈活多樣,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的個性化需求。此外,網絡自制劇的藝術自由度較高,創作者可以更加大膽地進行嘗試和創新,推動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網絡自制劇行業還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模式。例如,可以與電視臺、影視公司等合作,共同開發優質項目;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精準定位觀眾需求,實現個性化推薦;還可以通過跨界合作、衍生品開發等方式拓展產業鏈,實現多元化盈利。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網絡自制劇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