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強勢復蘇的帶動下,2023年,我國食材消費市場規模達到9.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1%。其中,零售食材消費規模達到7.25萬億元,同比增長7.66%;餐飲食材消費規模達到2.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5%。
食材配送是指專業的餐飲公司或者是送菜公司,向有食材需求的學校、醫院、餐廳、酒店等企事業單位輸送食材的一個環節,通常由專業的食材配送公司或個體戶負責從各個食材配發商那里采購各種蔬菜、水果農產品等食材,甚至包括肉類、凍品等食材,然后通過車輛運送到、單位、學校、食堂、酒店、餐館、社區的一種社會生活和商業服務形式。
2023年食材流通市場規模達到6.10萬億元
從食材流通情況看,食材流通規模保持穩健增長。2023年,食材流通市場規模達到6.10萬億元,同比增長11.78%;服務型食材供應鏈企業市場規模達到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2%。
從食材流通的外部環境來看,政策支持推動食材流通規模的持續擴大。隨著扶持食材流通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社會資本積極進入食材倉儲、物流、營銷等環節,有效促進了食材流通。
從流通主體來看,農產品流通主體組織化水平不斷提高,尤其農產品批發市場突破地域限制,集團化發展趨勢明顯,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從流通基礎設施來看,2023年,物流基礎設施環境進一步鞏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2023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相關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5%,增速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水平。
在國家一系列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的支持下,宏觀經濟穩步提升為食材供應鏈行業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同時,商務部提出的“消費促進年”也為食材配送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隨著社會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餐飲業快速復蘇,節假日期間更是掀起了餐飲消費的小高峰。根據中國烹飪協會開展的假期餐飲市場調研數據,2023年春節、五一、中秋國慶受訪餐飲企業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幅增長,分別上漲24.7%、149%、67.5%。2023年全年,全國餐飲收入52890億元,同比上升20.4%;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3356億元,同比上升20.9%。
半成品和生鮮食品是中國食品供應鏈市場的主要食品類型,共占據了80%以上的份額,其中,半成品食品類型在過去幾年展現了更勝一籌的增長速度。受消費者需求、技術創新、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動,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快速發展。隨著生鮮新零售和生鮮電商的熱度提升,生鮮供應鏈的原始痛點如效率低、損耗大等問題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生鮮配送企業開始注重提升供應鏈效率,減少損耗,并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提供更高效、精準的配送方案。
據市場調查,中國食材配送行業有大量的市場競爭者,如外賣平臺、第三方物流企業、超市、菜市場等,這使得中國食材配送行業競爭激烈。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食材配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伴隨著消費升級,個體消費者對于食品尤其是生鮮食品的質量愈加關注。如若消費者通過不同的商販去購買食品,并無法保證其食品質量,因此采用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可以有效的降本提效。
目前,我國食材供應鏈鏈條長、參與主體多,上游的產地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仍處于較低水平,中游流通環節多,流通成本和食材損耗率高,下游中小客戶占比較高,食材產業鏈呈現出兩頭散,中間亂的局面。同時,我國食材供應鏈的運行效率和價值增值,也有待進一步改善和提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食材配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