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業加速洗牌
近日,人民銀行官網更新的已注銷許可支付機構名單顯示,深圳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的支付牌照于2024年1月10日正式注銷。這是繼上海紐斯達科技有限公司“失牌”后,今年央行注銷的第二張支付牌照。
近年來,我國第三方支付牌照行業正加速洗牌。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累計注銷15張支付牌照。從2011年5月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央行總計發出271張支付牌照。
截至目前,央行合計注銷了86張支付牌照(其中八成以上牌照包含預付卡資質),還保留185張第三方支付牌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第三方支付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銀聯或網聯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買方選購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賬、要求發貨;買方收到貨物,檢驗貨物,并且進行確認后,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
第三方支付平臺支持國內各大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和國際信用卡組織發行的信用卡,大大豐富了網上交易的支付手段,使網上交易渠道更加暢通。目前市場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運營模式可以歸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快錢為典型代表的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另一類是以支付寶、財付通為首的依托于自有B2C、C2C電子商務網站,提供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2023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市場恢復增長。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國共開立銀行卡95.73億張,環比增長1.01%。其中,借記卡87.82億張,環比增長1.18%;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91億張,環比下降0.84%。銀聯跨行支付系統聯網特約商戶2561.38萬戶,聯網POS機具53,309.74萬臺,ATM機具688.27萬臺,較上季度末分別減少161.47萬戶、246.33萬臺、1.32萬臺。
全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71,118.39億筆,金額292.9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5%和10.57%。銀行卡消費總金額33.04萬億元,同比增長1.28%。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金額84.66萬億元,同比增長0.29%。
隨著支付市場的不斷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加速,支付產業在不斷向前發展,已經發展成金融、商業這兩個重要領域的基礎設施,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上半年,拉卡拉、移卡、合利寶、嘉聯支付、國通星驛、聯動優勢、海科融通、隨行付8家第三方支付平臺中,5家營收同比不同程度增長,拉卡拉、嘉聯支付、隨行付3家公司在上半年營收小幅下滑。不過,拉卡拉、嘉聯支付凈利潤同比增長,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情形,隨行付則是營收、凈利雙降。
近年來,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監管要求不斷提高,圍繞主營業務,支付機構的業務邊界在不斷向外延伸、拓展。2023年上半年,各支付機構在跨境支付、商戶數字化、支付解決方案等方面也進行了持續探索。
作為產業數字化的“底座”,第三方支付機構更是積極借勢發力企業數字化服務,以“支付+”為切入點,發揮支付在產業互聯網生態中的鏈接與賦能作用,由單一的支付服務商轉向綜合的數字化服務商,提供集支付、財務管理、資金管理、營銷、金融科技、增值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全力賦能商戶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在過去的2023年,合規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關鍵詞。日前,《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之后出臺的金融領域首部行政法規,強調了支付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定位。
支付行業迎來“基本法”后,行業發展將提速。《條例》既是監管的升級,也對支付行業未來有序、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為行業未來數字化服務留足了發展空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第三方支付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