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甲苯(PX)主要用作生產聚酯纖維和樹脂、涂料、染料及農藥的原料,也用作色譜分析標準物質和溶劑,也用于有機合成。加快技術進步,不斷提高裝置的利用率,淘汰落后產能,合理規劃,改善生產環境,研發新工藝,且以上游-下游配套一體化裝置為趨勢,是今后促進中國對二甲苯健康穩步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對二甲苯行業概述
對二甲苯(PX),是重要的芳烴化合物之一,常溫下是具有芳香味的無色透明液體,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主要用作生產聚酯纖維和樹脂、涂料、染料及農藥的原料,也用作色譜分析標準物質和溶劑,也用于有機合成。
對二甲苯(PX),是連接煉油與化工的重要石化產品,既是芳烴品種中最為重要的產品之一,亦是聚酯產業的龍頭原料。約99%的PX用于生產精對苯二甲酸(PTA),進而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僅有極小部分應用于醫藥中間體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涂料等其他領域。
產業鏈方面,對二甲苯的生產制作環節位于中游位置;上游涉及原油、石腦油、常減壓蒸餾裝置、連續重整裝置等材料和生產設備的供應;下游則廣泛應用于農藥、涂料、樹脂、染料、聚酯纖維、溶劑、色譜分析標準物質等領域。
二、對二甲苯供需狀況
我國不僅是對二甲苯的生產大國,也是對二甲苯的需求大國。近年來,我國對二甲苯的產量和需求量也逐年增長。2017-2022年,我國對二甲苯的產量由1014.6萬噸增長到2475萬噸,對二甲苯的的表觀需求量由2454.91萬噸增長到3525.38萬噸。
三、對二甲苯進出口情況
進出口情況而言,隨著對二甲苯的需求量逐漸擴張,我國對二甲苯的產能持續擴張,對二甲苯的進口依存度逐漸下降。2017-2022年中國對二甲苯進口依存度較高,出口數量較少,進口數量遠超過出口數量,但是進口數量呈下降態勢,2017年我國對二甲苯的進口數量為1443.81萬噸,出口數量為3.5萬噸,2022年對二甲苯的進口數量為1058.24萬噸,出口數量為7.86萬噸。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對二甲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我國是對二甲苯的進口大國,2022年對二甲苯的進口來源地主要是韓國、日本和文萊等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等地區,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對二甲苯的生產能力較強且具有地理位置優勢。
四、對二甲苯競爭格局
截至2022年底,我國的對二甲苯行業共有12家企業集團;按產能計算,浙江石化、大連恒立以及中石化的2022年產能占比較高,前三大集團的合計產能占比約為55%。
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石化-化纖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也是國內較早涉足聚酯直接紡項目的企業之一,建立了高新技術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榮盛石化運營全球最大的單體煉廠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擁有全球最大的PTA、PX等化工品產能。2022年,榮盛石化實現總營業收入2891億元,同比增長達57.91%。
伴隨著國內供應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對二甲苯產品的供應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民營企業所占比例將進一步增加,進口量將不斷減少,與國外產品的競爭將逐漸演化為國內產品之間的競爭。加快技術進步,不斷提高裝置的利用率,淘汰落后產能,合理規劃,改善生產環境,研發新工藝,且以上游-下游配套一體化裝置為趨勢,是今后促進中國對二甲苯健康穩步發展的主要方向。
報告對我國對二甲苯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對二甲苯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對二甲苯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對二甲苯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對二甲苯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對二甲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