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檢測(Intrusion Detection)是對入侵行為的檢測,是一種積極主動地安全防護技術,旨在提供對內部攻擊、外部攻擊和誤操作的實時保護。在網絡系統受到危害之前,入侵檢測能夠攔截和響應入侵,因此被認為是防火墻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閘門。入侵檢測通過收集和分析網絡行為、安全日志、審計數據、其它網絡上可以獲得的信息以及計算機系統中若干關鍵點的信息,檢查網絡或系統中是否存在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和被攻擊的跡象。
入侵檢測系統(IDS)是對計算機和網絡資源的惡意使用行為進行識別和相應處理的系統,包括系統外部的入侵和內部用戶的非授權行為。其功能主要有監測并分析用戶和系統的活動、核查系統配置和漏洞、評估系統關鍵資源和數據文件的完整性、識別已知的攻擊行為、統計分析異常行為以及操作系統日志管理,并識別違反安全策略的用戶活動。
入侵檢測過程通常分為兩步:信息收集和信號分析。信息收集主要涵蓋網絡系統、數據及用戶活動的狀態和行為。信號分析則是根據某種規則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是否發生入侵。
在技術上,入侵檢測系統可采用特征檢測與異常檢測兩種方法。特征檢測主要依賴于已知的入侵模式或簽名來識別攻擊,而異常檢測則側重于檢測與正常行為模式不符的活動。然而,當前的入侵檢測系統雖然可以檢測出已知的入侵方法,但對于新的、未知的入侵方法可能無法有效應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入侵檢測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入侵檢測行業的產業鏈供需布局
在供應端,產業鏈上游主要集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這包括算法研究、數據分析、安全漏洞挖掘等領域,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科研機構進行持續的投入和研發。這些研發成果為中游的入侵檢測系統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撐和解決方案。
中游是入侵檢測產品的制造和集成環節。這一環節包括硬件設備的生產、軟件的研發與集成,以及系統的測試與驗證等。中游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以確保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在需求端,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各類企業和組織,如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政府部門等。這些機構和組織對網絡安全有著較高的需求,因此是入侵檢測產品的主要用戶。同時,隨著網絡安全的日益重要,個人用戶對于網絡安全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長,成為行業發展的潛在市場。
2022年中國入侵檢測和防御系統市場規模達到了數十億元人民幣,而全球市場規模則達到了336.74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8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446.19億元人民幣。入侵檢測市場存在多家重要的參與者,包括硬件供應商、軟件提供商、云服務提供商等。在硬件供應商方面,像思科、戴爾等公司提供各種入侵檢測設備和解決方案;軟件提供商如賽門鐵克、趨勢科技等公司提供入侵檢測軟件;云服務提供商如亞馬遜、微軟等提供云上的入侵檢測服務。
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數字化進程的加速,網絡安全威脅也日益嚴重。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面臨著來自網絡攻擊的威脅,這使得入侵檢測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對于那些對數據安全有高要求的行業,如金融、醫療、政府等,入侵檢測系統的需求更是旺盛。
入侵檢測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和完善。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入侵檢測系統能夠更高效地處理和分析數據,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此外,新的檢測方法和技術也在不斷涌現,如基于深度學習的入侵檢測、基于行為分析的入侵檢測等,這些都為入侵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政策環境也在為入侵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隨著國家對網絡安全重視程度的提升,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為入侵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入侵檢測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