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2023年全年營收17.6億美元
近日,中國社交媒體微博股份,公布了其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財年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數據顯示,微博2023年第四季度營收4.637億美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8320萬美元,調整后凈利潤為7640萬美元;2023年全年營收17.6億美元同比下降4%,凈利潤3.426億美元,調整后凈利潤4.506億美元。
截至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5.98億,同比凈增約1100萬,日活躍用戶達到2.57億,同比凈增約500萬。截至3月14日下午5時微博美股盤前漲超1.5%。
全球社交媒體活躍用戶數量已突破50億大關
全球媒體監測機構 Meltwater 和社交媒體機構We are Social聯合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社交媒體活躍用戶數量已突破50億大關,而世界人口總數約為80億。
法新社1月31日報道稱,調查報告顯示,用戶數量最多的社交平臺是Meta公司旗下的臉書,該平臺擁有21.9億用戶。Meta旗下的Instagram緊隨其后,擁有16.5億用戶。排在第三位的是短視頻分享平臺TikTok,擁有15.6億用戶。但該報告稱,由于存在一人開有多個賬號等情況,因此很難獲得準確數據。
國內方面,中國用戶超10億。通過社交網絡,人們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形成了較為固定的使用習慣。
社交媒體(SocialMedia)指互聯網上基于用戶關系的內容生產與交換平臺。
社交媒體,也稱為社會化媒體,是人們用來創作、分享、交流意見、觀點及經驗的虛擬社區和網絡平臺。
近年來,社交媒體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打破社交互動的界限,在各垂直領域拓展用戶市場,其中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類社交媒體飛速興起,逐漸發展為互聯網行業的新風口。社交媒體的市場被不斷重構,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其未來健康有序的發展要依靠全方位的內容優化與技術創新。
當下中國的社交媒體不再僅僅滿足用戶即時通訊的需求,還承載了在線支付和數字視頻等等的多元功能,不斷刷新著中國用戶日常溝通、購物和娛樂的體驗。
社交媒體購物正在蓬勃發展,市場增長率高達50%,并將逐漸超過傳統的電子商務。新冠疫情極大的促進了網上購物的迅速普及,除了傳統的購物網店和平臺外,網上社交媒體也越來越多地進入電子商務市場。Instagram或抖音(TikTok)等社交媒體的商品銷售額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隨著“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用戶的不斷涌入,過去以“信息交流”為主要功能的社交網絡開始重構,社交平臺紛紛朝著新技術、新方向、新模式“破圈”。
一家互聯網研究機構發布的《2023年輕社交態度報告》顯示,62.99%的用戶希望認識興趣相同的朋友,分享生活占比62.13%,抒發情緒占比58.47%。這種現象被許多互聯網平臺視為市場機遇。打破“熟人社交”傳統模式,以興趣為紐帶,幫年輕人“破圈”,成為各類社交平臺布局的焦點。
所謂“興趣社交”,就是以興趣為結合點,聚合用戶,搭建一個有共同愛好且氛圍友好的社區或小組,并以此展開各種線上線下活動。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社交媒體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針對“興趣社交”,不同平臺有不同策略。一種是基于熟人。比如,騰訊在微信中開設“視頻號”。它的特點是不再局限于微信聯系人這個私密圈子,而是打造一個公共空間。用戶進入視頻號頁面,可以看到被朋友點贊的視頻推薦,對視頻同樣感興趣的人就通過這則短視頻聯系在一起。另一種則是一些平臺則聚焦搭建“興趣社區”,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分享購物心得、生活經驗、時尚、旅行等方面的內容,吸引有共同興趣的網友一起討論、轉發以及組織線下活動。
據了解,目前人工智能發展迅速,AI聊天主要應用于企業即時通信產品。它優化了人機交互體驗,提升了虛擬客服對用戶的理解和應答能力,在企業即時通信領域體現出較大潛力。
目前,以情緒感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迅速進步。“AI社交”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可以有效根據用戶興趣、行為和偏好推薦個性化內容和交友對象,還可以通過智能對話,建立比人類更“貼心”的情感溝通。
不過,在解決人類情感需求方面的社交功能而言,AI聊天的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社交媒體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社交媒體行業的市場規模、社交媒體市場供需求狀況、社交媒體市場競爭狀況和社交媒體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社交媒體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社交媒體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社交媒體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社交媒體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