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分揀包裝設備、無人駕駛車輛、無接觸配送……一段時間以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運作管理更為高效、貨物運輸更為便捷的智慧物流在我國快速發展,為物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多可能。
智慧物流是一種新型的物流模式,它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物流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可視化,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軟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手段,實現物流各環節精細化、動態化、可視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統智能化分析決策和自動化操作執行能力,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的現代化物流模式。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業、物流業等各行業的成本,實打實地提高企業的利潤,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三方通過智慧物流相互協作,信息共享,物流企業便能更節省成本。其關鍵技術諸如物體標識及標識追蹤、無線定位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能夠有效實現物流的智能調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業務流程,加強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減少流通費用、增加利潤。隨著RFID技術與傳感器網絡的普及,物與物的互聯互通,將給企業的物流系統、生產系統、采購系統與銷售系統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礎,而網絡的融合必將產生智慧生產與智慧供應鏈的融合,企業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業經營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業。
我國發展智慧物流有著良好基礎
一方面,近幾年與智慧物流相關的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流自動化等技術體系飛速發展,構建了較為堅實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物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越來越向往更高效的物流服務。旺盛的市場需求,成為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在全球發展的大潮中,數字化和綠色化已然成為引領時代前進的兩大風帆。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正邁向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國家而言,加快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尤為關鍵。“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已成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技術支撐。”在這一宏偉藍圖中,智慧物流作為聯通性強、融合度廣的行業代表,正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發展智慧物流,優勢明顯、前景廣闊。首先,智慧物流創造了物流業發展新模式,推動包括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在內的各環節實現智能化,使傳統物流經歷產業再造,成為我國邁向物流強國的“加速器”。其次,智慧物流能夠提升市場供需匹配度,助力制造業生產、批發、零售商之間實現更高效協作,優化餐飲、酒店、旅游、外賣等行業的服務方式,推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政策舉措的相繼推出,智慧物流市場活力將進一步激發。2022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接近7000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分析:隨著中國物流的快速增長,智慧物流的發展方向正在從單點信息化向全鏈數字化方向轉變,同時由于碳排放增長量與物流運行發展也呈現較強的關聯性,因此需要將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低碳排放等理念貫穿于全鏈數字化的各環節中,在提高供應鏈要素利用率的同時,還需要持續關注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目前高智能、全覆蓋、高柔性是未來智慧物流行業發展的方向,但目前我國智慧物流仍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監管機制不完善、技術應用范圍不廣等問題,為使智慧物流更加成熟,需要對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促進智慧物流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伴隨數字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和物流設備的更新換代,物流服務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社會物流成本穩步下降。同時,新業態不斷涌現,并對物流企業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來,伴隨數字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網絡貨運、數字倉庫、無接觸配送等“互聯網+”高效物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物流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更新迭代,促進智慧物流產業快速發展。
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物流信息得以實時共享。在智能調度等技術支撐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日益增長。
我國智慧物流產業市場現狀分析
國家郵政局2023年數據顯示,我國物流市場規模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快遞業務量連續9年世界第一,單日處理能力超7億件。
物流企業在運輸、倉儲、配送等領域積極推進數字化改造、智慧化升級,通過裝備迭代和服務創新,實現物流產業降本增效提質。設備迭代提高了智能物流的精細化程度,進而有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服務質量。以美團的自動配送車為例。從美團獲悉,2020年至2023年,美團自動配送車累計給用戶配送近400萬單,完成里程測試超過500萬公里,自動駕駛里程占比99%。
3月6日,京東物流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京東物流年收入增長21.3%,年度利潤實現扭虧,外部客戶收入占到總收入的七成。在增長之外,隨著物流行業的時效和服務競爭進入深水區,京東物流不得不再次正視自身的收支能力。想要在維持健康利潤水平的同時打贏“成本戰”,京東物流需要堅守自身基本盤,持續探索業務和資源的合作邊界,向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合作伙伴要增量。
根據業績報告披露數據,過去一年,京東物流收入1666.25億元,同比增長21.3%;毛利126.83億元,同比上漲25.6%;經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7.61億元,同比上升218.8%,年度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從2022年虧損10.9億元變為2023年獲得利潤11.67億元。
2023年,一體化供應鏈依然是京東物流的核心競爭力。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為314億元,同比增長7.7%;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達到74714名,平均客戶收入同比增長15.2%至42萬元。其中,年度收入貢獻不低于1000萬元的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達到384名,同比增長6.1%,單客戶平均收入為4590萬元,同比增長8.8%。
作為聯通生產與消費的橋梁,物流智能化催生新業態。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副司長靳兵表示,目前,整個快遞領域已經發生質的變化,閃送外賣、即時配送、快運等新業態發展風起云涌,并對物流企業提出了新要求。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預測,到2025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將達到793億單。同時,即時配送的發展帶活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到2026年,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訂單量將達到135億單。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智慧物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