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拌混凝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總產值已連續四年超過萬億元,是建材兩個過萬億的產業之一。
預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據需要摻入的外加劑、礦物摻合料等組分按一定比例,在攪拌站經計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運輸車,在規定時間內運至使用地點的混凝土拌合物。
我國預拌混凝土主要應用到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利管理業、環境管理業、房地產業。其中主要拉動預拌混凝土需求的是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房地產業。
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歷程
最早的混凝土出現在公元前 3世紀,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后,混凝土開始大量應用于道路橋梁;60年代以來,減水劑開始廣泛應用,混凝土技術出現迅猛進展,各種高性能混凝土、功能性混凝土開始服務于現代建筑。
我國預拌混凝土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在70-80年代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經營。從90年代開始,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了混凝土的需求。
2003 年,商務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發[2003]341 號),規定最遲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起,全 面禁止在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上述規定奠定了預拌混凝土在混凝土產品中的核心地位,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推廣、支持使用預拌混凝土產品,預拌混凝土作 為混凝土行業綠色健康發展轉型的產品,在綠色建筑、綠色建材呼聲見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作為重要的建筑工程結構材料,經過多年的發展,預拌混凝土已形成一系列產業鏈,為我國基礎設施及各類建筑工程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近年來,受市場和政策的雙重驅動,我國預拌混凝土行業持續擴大規模,不僅在技術和管理水平上取得了顯著的提升,產業結構也日趨完善。隨著全球對碳減排和碳中和目標的追求,該行業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加速轉型升級。在內部和外部力量的共同推動下,行業以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積極引進和創新國際國內的先進綠色低碳技術、設備和工藝。
預拌混凝土行業市場特點
(1)周期性特點
預拌混凝土屬于投資拉動型的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與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息息相關,同時受宏觀政策、氣候影響較大,具有周期性、季節性等特點。
(2)季節性特點
預拌混凝土隨產隨用的特性導致其生產需與建筑施工保持同步,而建筑施工企業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開工具有一定的季節性,該等現象在北方地區尤為明顯。一般而言,預拌混凝土行業在二、三季度為相對的高峰期,一、四季度為相對的低谷期。
(3)區域性特點
預拌混凝土行業由于預拌混凝土產品具有易凝結的特性,一般需在2小時內運送至施工現場,運輸半徑一般在25公里至50公里,導致預拌混凝土市場呈現出極強的地域性,各區域企業數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競爭程度也有較大差異。
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對保障建筑工程質量、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減少施工勞動強度和提高施工效率都有著現實的意義,是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產業鏈的延伸,是建材和建筑業走現代和文明的標志。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預拌混凝土產量達32.9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9%,創歷史新高。從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細分產業來看,主要拉動預拌混凝土需求的鐵路運輸業和道路運輸業投資表現較弱,鐵路運輸業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1.7%,道路運輸業投資同比下降0.3%;水利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2.1%,環境管理業投資同比下降1.6%。
考慮到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階段,隨著建設需求的逐漸回落,行業逐步進入下行周期,2030年商品混凝土產量預計下降至24億立方米,2060年預計為16億立方米。預拌混凝土行業應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在內生與外在動力的共同推動下,持續進行以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為驅動,以淘汰落后和綠色、智能化生產為標志的綠色發展道路的探索與實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預拌混凝土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