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不少消費者將購買年貨的渠道轉移到了量販零食店。2月20日,美團發布的數據顯示,元旦以來,“零食折扣店”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漲393.7%,評論量同比增速達到250%。
同期,平臺上的“零食折扣店”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17.6%,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32.5%,用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41.2%。
春節臨近,人們對休閑零食的消費逐漸增多。主打低價的零食折扣店、量販店,成為不少消費者常逛的店鋪。仔細觀察發現,這些零食折扣店選址大多避開了一二線城市,選擇扎根在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鄉鎮,賣點也以折扣、低價為主。
零食折扣店的走紅,與人們消費偏好的改變有很大關系。比起為名牌的高溢價買單,如今的消費者更加理性,追求性價比,這一趨勢也反映在零食行業。
為確保零食折扣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零食折扣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零食折扣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從行業需求端來看,我國居民消費迎來“追求性價比”的新趨勢,正在經歷從“炫耀性消費”過渡到“理性消費”階段;
從行業供給端來看,疫情導致需求疲軟,以零售商品為代表的上游品牌庫存堆積;
從行業趨勢來看,我國線上、線下零售渠道正在經歷流量去中心化趨勢,表現為傳統電商渠道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流量成本高企;線下綜合商超產品逐步市區性價比。行業整體成本下行。
線下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有鳴等連鎖零食折扣店遍地開花。零食很忙的門店總數甚至達到了4000家,超過了頭部傳統零食品牌良品鋪子、來伊份。
據GeoQ Ana 品牌分析工具,趙一鳴和零食有鳴截至今年11月份,門店數分別為2281家和1772家,擴張速度也十分迅猛。
但值得關注的是,良品鋪子和來伊份這樣的傳統知名零食品牌,近年來業績增長乏力。良品鋪子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都呈現下跌趨勢。而主板上市的來伊份同樣在上半年遭遇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滑坡”。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零食折扣店不僅備受資本青睞,在業績上也十分亮眼。據了解,2022年零食很忙全國門店零售營業額達64.45億,同比增長139.7%。
零食很忙在2023年10月宣布門店數量超過4千家。通過一系列收并購動作號稱成為行業第一的萬辰集團,10月份零食門店數量也只在約4100家左右。
也就是說,以有品類無品牌、小件、低客單、長尾、同質化等為品類特征,零食尤其是中式零食,不管是在品牌端還是在渠道端都格局分散。品牌即使是做到上市公司,其年銷售也不過幾十億的水平,在食品飲料板塊里,遠遠落后于酒類、乳品和飲料這些營收大戶。
也因為這些特征,零食賽道的外來者并不多。重線下銷售的性質,也使它難得地成為低價殺手拼多多未能照到的角落,線下新興渠道得以承擔擠出價值泡沫的角色。
而在這一過程中,在尚未能成為絕對的強勢渠道之時,零食折扣店已經開始凸顯同質化競爭與增速下降的矛盾,單店日銷也從巔峰開始下滑。
雖然不少從業者對零食折扣仍然充滿信心: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他相信零食折扣店/零食量販將改寫國內零食渠道格局,并預計占據近30%的市場份額。
低價固然是優勢,但不應成為零食折扣店的唯一出路。對消費者而言,價格低廉的確誘人,產品質量、環境服務等也是人們考量的重要因素。特別在食品行業,安全、健康、綠色等標準愈發重要。如今,不少零食折扣店使用“大牌引流、白牌盈利”模式,所謂“白牌”,就是一些沒有牌子的小廠商。
折扣店確實有1元的品牌礦泉水、2.9元的品牌薯片,但這些品牌零食不過是引流工具,為了壓低價格,店內部分零食多產自管理和品控較為薄弱的雜牌工廠。
在社交平臺,關于零食店內白牌產品的口味、品質等投訴并不在少數。以犧牲品質換來的低價,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還拉低了消費體驗、降低產品復購率,影響店鋪長遠發展。
折扣零售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頭部公司先行崛起。 我們認為,從全球折扣零售業發展歷史看,屬地特征明顯,渠道變 遷各有千秋,美國更適合倉儲式超市、屬于硬折扣,日本更適合堂吉訶德式的軟折扣,但路徑雖異,本質卻同,牢牢占據低價的核心、 效率的本質,折扣零售業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街邊的零食折扣店雖然越開越多,但產品大多趨于同質化。為了贏得顧客青睞,零食折扣店往往也只會采取價格戰,甚至虧本經營,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少零食折扣店的加盟商表示,開業不久即虧損。由此可見,對經營者而言,低價策略也并非長久之計。
業內人士認為,零食折扣店行業不論是品類結構、線上線下、物流配送、自有品牌還是供應鏈改造,都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迭代和創新,而不是在簡單粗暴的價格上去做文章。
在這些面向終端的競爭背后,是門店數量及銷售規模快速增加后的單店銷售被攤薄。我們獲得的數據是,作為一個在旺季時單店最高日銷售額能夠突破五六萬元的高流量門店類型,零食折扣店近幾個月的銷售明顯下滑,特別是北方地區單店日銷過萬的門店已經越來越少了。也有行業人士向我們表示,零食很忙下半年的平均單店日銷,也已經從1.4萬元下滑到1萬元左右。
從宏觀方面來看,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消費需求日趨多元化,更多新興渠道和新興品牌誕生,零售市場從增量市場逐步轉向存量市場,傳統商超所處的市場格局已然生變。
折扣的流行是不是意味著消費的降級?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停滯?
不一定。在很多情況下,折扣的流行是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在發生作用,是存量市場的優化和自愈,是優勢企業淘汰弱勢企業的手段。市場也存在病態的折扣,比如資本補貼價格,它和傾銷一樣,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競爭,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
打個比方,發生恐怖事件時,會有人發表聲明,對恐怖事件負責。但發生了惡意的價格補貼,不會有人發表聲明對價格補貼負責,反而會有人為此事辯護,聲稱這是降維打擊,是現行的生產方式落后了,無法抵御“新型生產力”的競爭。也有不少人會認同這種說法,因為這種“新型生產力”往往伴有新技術的應用,讓人真假難辨。
不論此前火爆的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無人零售,還是近期興起的零食折扣店,層出不窮的零售新模式,彰顯著市場經濟的活力。低價或許能夠搶占市場先機,卻不一定是長久經營之道。如何給消費者帶來既好又省的購物體驗,是零售企業需要長期思考的課題。
想要了解更多折扣商店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折扣商店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