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和通州區政府6日發布通知,即日起,在京具備購房資格的四類家庭,可以在通州區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具體來看——
第一類京籍無房家庭,相比之前沒有變化,仍然可以在通州區購買1套商品住房。
第二類已有1套住房、戶籍在通州區的京籍家庭,此次調整后,不再受落戶3年及以上的時間限制,只要符合本市限購政策,就可以在通州區再購買1套商品住房。
第三類在本市已有1套房、戶口不在通州區但在通州區工作的京籍家庭,此次調整后,不再需要社保或納稅滿3年,只要勞動關系在通州區,就可以再購買1套商品住房。
第四類在本市無房的非京籍家庭,此次調整后,也取消了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的限制,只要是勞動關系在通州區,符合北京限購政策,就可以在通州區買1套商品住房。
換句話說,此次優化調整后,在通州區落戶或就業的家庭,如果需要購買通州區商品住房,符合全市的整體限購政策即可,不再受到“雙限”的制約。這樣,參與到城市副中心建設和運行的服務保障的家庭,其合理住房需求將得到更好保障,從而共享城市副中心發展的成果。
為抑制投資投機性炒房,2015年8月,《關于加強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管理的通知》出臺。通知要求,只有無房的京籍家庭;已有1套住房、但在通州落戶3年及以上的京籍家庭;
已有1套住房、近3年在通州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的京籍家庭;以及在北京沒有住房且近3年在通州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的非京籍家庭這4類家庭,才能在通州購買商品住房。由于這是全國首個針對直轄市局部區域出臺的限購措施,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厲限購”。
近9年,從全市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平穩健康發展階段,從通州看,一座先規劃后建設的千年之城已拔地而起,行政辦公區一期、二期相繼建成。
隨著企事業單位搬遷通州,通州常住人口增加。數據顯示,2015年,通州區的常住人口為137.8萬人,到了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通州區常住人口就達到了184萬人。
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促進職住平衡,更好滿足在通州區域就業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此次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主要就是取消了過去落戶、社保或納稅需滿3年的要求。
1月30日,記者從蘇州住建部門了解到,根據市場實際情況考慮,從即日起蘇州全面取消商品房購房資格審查機制。
記者從蘇州住建部門了解到,1月30日起,蘇州對12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不再進行購房資格審查。
而結合去年9月,蘇州已經取消12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的購房資格審查,這也意味著從1月30日開始,蘇州商品房購房資格審查機制全面取消。需要結合個稅、社保、購房套數等在內的購房限制條件暫告一段落。記者走訪了蘇州市內多家中介,也證實了相應消息。
不僅是取消購房資格審查,此前蘇州也發布了購房“賣舊買新”契稅補貼細則。凡是2023年1月1日以來在蘇州大市范圍內出售自有住房,并在2023年12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期間購買新房的,都可以分層次享受購房契稅補貼。根據買房時間等,最高可享受100%購房契稅補貼。
市政協專題會議上,易居企業(中國)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祖昱建議,持續釋放政策效能,保持上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當前,上海房地產市場屬于供求平衡,‘房住不炒’基本實現。”丁祖昱說,從政策出臺情況來看,去年出臺的房地產新政有助于上海樓市回穩、信心修復。
他認為,應繼續支持開發企業主體進一步參與上海房地產投資開發,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進一步降低更多“新上海人”的購房門檻。他還建議,通過城市更新來改造提升現有商業辦公用地的利用率。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房地產市場是處在調整轉型的過程中。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各地區各部門都在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近五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93個百分點,每年都會有超過一千萬的農村居民進入城鎮,新市民的規模比較大,也會帶來大量新增住房的需求。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潛力巨大。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正在積極構建當中,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
其中,正在推進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中村改造這些工程都在快速推進。隨著這些工程有力有序推進,將有利于解決人民群眾在住房、居住這些方面急難愁盼的問題,同時也會帶動房地產相關投資消費,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商品房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商品房在中國興起于80年代,它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包括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后經營的房屋,均按市場價出售。
其價格由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以及地段、層次、朝向、質量、材料差價等組成。另外,從法律角度來分析,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可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類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
商品房市場的供求關系對價格走勢具有重要影響。當供大于求時,市場上的商品房供應過剩,開發商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可能會采取價格戰等手段,導致商品房價格下跌。相反,當需大于供時,商品房供應緊張,市場上的商品房供不應求,價格則會上漲。
此外,市場預期也是影響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當市場預期好轉時,購房者會增加購房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商品房需求,推動價格上漲。相反,當市場預期不佳時,購房者可能會減少購房需求,導致供過于求,價格下跌。
2023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規模有所上升,銷售價格環比總體延續降勢、同比有漲有降。
從環比看,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1%、0.9%和0.8%,上海環比上漲0.6%。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上海同比分別上漲1.9%和4.7%,廣州和深圳同比分別下降2.4%和3.1%。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11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1.4%、1.5%、1.0%和1.5%。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7%和0.8%,降幅比上月均擴大0.2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11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同比分別下降1.4%、3.3%、4.3%和2.5%。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6%和3.9%,降幅比上月均擴大0.3個百分點。
從政策環境方面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對商品房市場的影響非常大。例如,政府可能會通過調整土地供應、調整房地產稅收政策、調整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等方式來調節市場。如果政府加強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可能會對商品房市場產生一定的壓制作用。
從供需關系方面看,商品房市場的供需關系對價格走勢有直接影響。如果供應量大于需求量,價格可能會下降;如果需求量大于供應量,價格可能會上漲。因此,了解市場的供需關系也是分析商品房市場行情的重要方面。
此外,價格走勢也是分析商品房市場行情的重要方面。通過對歷史價格數據的分析,可以判斷出未來的價格走勢。同時,還需要考慮通貨膨脹、利率等因素對商品房價格的影響。
近期,多家機構發布2024年房地產市場展望與預測。據“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測算,樂觀情形下,2024年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居民置業意愿有所好轉,疊加城中村改造如期推進,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4%,商品房銷售額絕對量預計達到12.8萬億元,同比增長4.1%。
據中指研究院分析,市場企穩的關鍵是居民預期的轉變及政策的支持力度。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仍在,2024年房地產供需兩端有望持續發力,因城施策力度仍有空間。
步入1月以來,北京多數售樓處圍繞跨年、冰雪等主題,開展營銷活動,吸引客戶到訪,同時延續年末促銷優惠活動,以購房有禮、折扣、特價房源、成交送家電等活動為主,整體優惠力度較前期變化不大。
另一方面,從供應來看,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下旬,北京新房取證節奏加快,元旦假期前一天(12月29日)4個樓盤獲批入市,新批入市房源超1400套。
諸多因素疊加下,今年元旦假期北京新房表現不俗。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89萬平方米,較去年元旦假期日均成交面積上漲26%。二手房成交方面,易居研究院表示,北京二手房成交整體平穩,看房量和成交量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商品房行業報告對中國商品房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
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商品房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商品房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