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金融業增加值8646.86億元 同比增長5.2%
1月28日,上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公布2023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
其中,金融業增加值8646.86億元,增長5.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4732.03億元,增長11.3%;房地產業增加值3555.18億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3220.27億元,增長8.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331.48億元,增長15.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094.52億元,增長2.3%。
金融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它由很多要素構成,包括金融市場、金融機構與金融工具等。這個系統存在的目的就是讓資金能自由、安全、高效、持續不斷地流動。在資金的不斷流動中,企業獲得了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金,而資金的供應方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從而促進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長。
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支持。
中國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呈現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以及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等特點。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獨特運行模式和發展趨勢。
過去二十年,中國金融業高速發展,總資產從不到30萬億元躍升到超過450萬億元,增長了15倍。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進一步推出50多項開放舉措,全面取消銀行保險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減少外資準入數量型門檻,持續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目前,30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在華設有分支機構,全球最大的40家保險公司近半數進入中國市場。
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強調,未來中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歇,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改變。
對于北京在金融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李云澤表示,目前金融業成為首都第一大支柱產業,下一步,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北京金融改革發展先行先試,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體系。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基本要義之一,同時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指出,未來,我國金融業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有序推進對外開放,研究出臺更多的政策措施,形成系統性、制度性開放局面,逐漸與國際規則相融合,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在此過程中,我國也將不斷提升金融管理能力,防止金融風險跨區域、跨市場傳播,增進金融安全,為全球經濟金融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金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當前金融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各大金融機構擴招與細化金融科技崗位之下,正是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中國金融業正處在一場規模浩大的科技轉型之中。2022年1月,銀保監會又印發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明確指示到2025年數字化金融產品和服務要廣泛普及,基于數據資產和數字化技術的金融創新要有序實踐。
在數字經濟浪潮的推動下,金融行業經歷的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推動金融機構增長的新引擎。
近一年來,科技領域最大的創新是大模型助力的生成式AI原生應用,大模型正在為金融機構帶來技術‘彎道超車’的窗口期,金融行業也將迎來大模型產業級應用落地的戰略機遇期。當前大模型產業進入“百模大戰”模式,行業賽道熱度不斷高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眾多金融業企業的生產運營開始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系統等信息化支撐載體之上,在實現更方便快捷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許多威脅信息安全的隱患。如何確保金融數據信息安全是金融業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報告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供需狀況、競爭格局、贏利水平、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金融前十大企業的研發、產銷、戰略、經營狀況等。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金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