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3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文件指出,要完善聯合研發和應用協作機制,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選育推廣生產急需的自主優良品種。此外,提出要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擴面提速。
傳統常規育種大多依賴育種家經驗,育種效率低、精準度差、育種周期長。生物育種基于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計算生物學和系統生物學理論,依賴先進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密不可分,將成為支撐未來現代種業長足發展的決定力量。
生物育種技術是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融合雜交選育、分子標記等先進技術的重要選種育種手段。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種子在我國糧食增產中的貢獻率已達到45%,生物育種將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等能力,有利于糧食穩產、增產。目前我國糧食的單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玉米和大豆,例如玉米單產大約只有美國的57%左右。按照現在這個進度,在未來幾年內,我國生物育種,尤其是生物育種的玉米種植面積會進入擴張加速期。
據公開資料,玉米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約占糧食種植總面積的35%,年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0%。我國大豆供需矛盾突出,2022年進口量超9000萬噸,對外依存度較高。因此,玉米、大豆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提高這兩種農作物的單產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糧食安全。
復雜的需求等待著育種人的解題,而逐步走進公眾視野的生物育種正是不二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發布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著眼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適應日益多元的營養健康食物等消費需求,重點圍繞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農業生物產品,建立生物農業示范推廣體系,完善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產業體系,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滿足居民消費升級和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構建更加完善的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生物育種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育種研發機構,包括種子研發和育種采摘;中游是種子繁育與生產、加工和包裝;下游是生物育種的應用領域,其中包括種植業和林業。
生物育種產業化趨勢下,大北農、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豐樂種業等企業不斷推進生物育種深度布局,并有多個轉基因品種通過審定,同時多家企業獲批玉米、大豆轉基因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蔬菜、水果、畜禽等農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品質、安全、營養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為生物育種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不同技術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發展差距,如東部地區的生物育種水平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物育種水平明顯高于小麥、油菜等作物,基因工程等高端技術的應用明顯低于雜交育種等常規技術,這限制了中國生物育種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競爭力。
目前,我國種子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但面對全球種業“一體化”步伐加快、國際種業市場寡頭壟斷加劇、生物育種技術制高點爭搶激烈與日益提高的穩產保供要求,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種質資源挖掘及保護利用不足、自主創新能力弱等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從《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印發,到新《種子法》的正式施行,國家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生物育種技術賦能生物農業產業”一系列激勵政策和保障措施,為激發我國種業科技創新動力,提升國際競爭力集聚更多有利條件。
“十四五”進程過半,我國生物育種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生物育種政策的迭代升級將進一步擴大采用生物技術的種子市場規模,推動精準化、工廠化、智能化種業革命。一系列政策導向對優化農業資源配置、保障國家食物供給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及海南省政府實施漁業發展支持政策也將進一步加快水產種業體系發展,為種業企業賦予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