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應鏈“四流”(即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商務交易流)協同體系中,物流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從中長期看,我國正在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構建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國城鎮網民規模為7.59億,占網民整體的71.1%;農村網民規模為3.08億,較2021年12月增長2371萬,占網民整體的28.9%,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的迅猛增長,低門檻和高娛樂性、高獲得性、免費內容消費的特征,增強了鄉村民生的福祉,迅速實現了移動互聯網在中老年群體中的使用頻率和黏性,提高了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消費觀念的轉變。
特別是,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等專項工程正持續落地,倉儲、物流、快遞基礎設施正持續覆蓋更多的縣域、鄉鎮和行政村。快遞企業不斷加大樞紐節點建設力度,新型數智化快遞基礎設施不斷投入,綜合立體式運輸體系不斷完善,快遞服務網絡的延展性、聯通性持續增強,正加速釋放農村消費經濟的活力。
2023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49萬億元,隨著電商模式在很多城鎮生根發芽,一些鄉村地區通過建設智能無人驛站、村級基站、低空索道線路,試點運行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物流運輸快線,取得了良好效果。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業物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農業物流是指以農業生產為核心而發生的一系列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和與之有關的技術、組織、管理活動。也就是使運輸、儲藏、加工、裝卸、包裝、流通和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結合。
農業物流、農村物流、農產品物流三個概念中,農業物流的外延最大,可以包括后兩者,也可以把“三農”領域的物流統稱為農業物流。它分為生產、供應、銷售等類型物流,建立現代物流具有很廣泛的現實意義。同時發展現代農業物流一定要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戰略。
快遞物流產業是聯結第一、第二產業以及國際貿易的新型服務業,一端連著供給側,一端連著需求側,具有經濟先導、民生保障等特性,在提升經濟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電子商務經濟發展、降低全社會物流總成本、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戰略支撐作用。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提出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實施“快遞進村”工程,鼓勵發展“多站合一”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推進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2022年6月,商務部、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關于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升級改造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促進縣域快遞物流資源整合,建設一批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提升公共寄遞物流服務能力,爭取到2025年,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縣有中心、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村電子商務、快遞物流配送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更加健全,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雙向流通渠道更加暢通。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提出,建設現代流通網絡,優化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數字化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成更多商貿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這些持續釋放的政策紅利對于加快鄉村智慧物流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鄉村物流智慧化政策,如電子商務進農村、農村寄遞服務網絡建設等,有效推動了鄉村互聯網設施、物流配送體系和農村電商穩步發展。
目前,全國已累計建成了990個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和 27.8萬個村級快遞服務站點,每天已有超過 1億個包裹在農村攬派。可以預計,隨著快遞基礎設施實現“村村通”,快遞企業將為農村人口收寄快遞包裹帶來持久的便利和普遍的服務,將大幅提高農村人口線上購物頻次,農村人均包裹量還將再向新臺階。
展望未來,在超預期因素業已消除的背景下,經濟社會發展已逐步恢復常態,線上消費新業態正在成為我國經濟促內需、穩增長的強大動力和重要引擎。在電商平臺多元發展、渠道加速下沉、快遞進村、直播電商、農產品上行、生活場景快遞化等全要素被激活的作用下,我國電子商務經濟的剛需消費效應、消費分級效應和持續滲透效應愈加明顯,快遞行業將持續成為服務經濟發展、服務民生需求的“長期主義”、重要載體。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業物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