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教輔書行業出版流程
一、不同需求主體教輔書需求特征
在競爭如此激烈、產品同質化現象如此嚴重的環境下,教輔圖書的策劃工作無疑能夠凸顯其戰略性地位。策劃水平的高低、有沒有跟風效仿、是否具有特色,成為影響教輔圖書市場效益的關鍵因素。只有加強策劃,做出品牌特色,才能讓讀者在茫茫的教輔書海中對自己的產品有耳目一新之感。
1、開展市場調研,做好受眾需求分析
毫無疑問,充分的市場調研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調研過程中收集的信息是做好教輔圖書的依據。做市場調研,如果只一味地去調研書店等圖書市場,則容易禁錮創新能力而導致跟風。教輔產品的受眾是教師和學生,所以編輯策劃教輔圖書時必然要走進學校,深入教學一線。在周密分析受眾需求的基礎之上,編輯才能策劃出科學的選題,做出受廣大師生真正青睞的產品。
2、注重體例策劃,確定圖書結構和編寫思路
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市場需要的教輔品種之后,就要重視體例的策劃了。同一品類的教輔,體例設計不一樣,所受歡迎程度也是大相徑庭的。在做體例策劃時,依然要以師生需求為依據,充分尊重教師的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優秀的教輔圖書,其體例一定是在遵循教與學的模式和思路的前提下做好的設計。
(1)深挖師生實際需求,發現創意,實現創新
一線教師是教輔圖書的使用者,他們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能夠深切體會到體例設計的好與壞,甚至會迸發出一些想法,往往這些不經意的想法就能使教輔體例有很大的亮點。比如,小學語文AB卷是市場上品種繁雜的教輔,體例幾乎一樣,無非就是A卷重基礎,B卷重提升,有新意的不多,這既給教師的選擇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也因沒有特色只靠打價格戰實現銷售而對出版社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將A卷保留常規測試題的題型分配,B卷全部改為閱讀理解題,將本單元需要掌握的字詞句融入到閱讀題中,這樣既能夠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達到測試效果,又彌補了學生閱讀訓練量的不足。由此可見,策劃編輯要多深入學校和教師溝通交流,從師生需求中發現創意,實現產品創新。
(2)細研優秀教學思路和教育模式,將先進教學方法融入教輔圖書
新課程改革后,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引發了教材編寫注重工具性,不再像以前的教材那樣千篇一律地講述,而是多種形式并舉。教材編寫方式的轉變,給很多師生如何梳理知識點、鞏固所學內容、檢測知識點落實程度等造成困惑。在這種情況下,在教輔產品中融入優秀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就容易被眾多教師認可。
二、教輔書需求主體數量及結構分類
教輔教材圖書以政策導向為主,對宏觀經濟及市場風向敏感性較低;政策在出版、發行及價格上明確管控。
學齡人口數量影響教材需求量變化,人口及教育大省在教輔教材業務上收入較高;國內教輔教材行業呈省域分布,各省域有政策護城河,具有進入壁壘;教材教輔收入組成各省域出版集團的重要收入部份。教材類圖書由特定出版社出版,由人教版教材及各省本版教材組成,教材教輔主要由新華書店統一發行。
教材價格變動小,定價低;義務教育階段以外教材教輔定價相對市場化,定價傾向一般圖書。
教輔分為評議類教輔和市場類教輔;市場類教輔相對開放,參與出版社眾多,民營企業占據大部分市場類教輔市場份額。評議類教輔主要通過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選購,市場類教輔主要通過學校推薦選購及學生或家長自主性購買。
三、中國教輔書行業市場行情走勢
“微利時代”的教輔出版行業,亟需找到新的盈利點。恰在2012年之后,4G在國內的鋪開宣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輔數字化升級的技術條件因此得到滿足,新政倒逼的行業升級需求似乎有了突破方向。
媒介技術的創新發展,一直推動著出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隨著媒介技術與教育出版的不斷融合,數字教材教輔也不斷衍生出新的硬件內容需求,促進硬件內容生產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硬件產品的不斷發展也為教材教輔數字化提供了底層基礎。兩者相結合,軟件技術和硬件內容的結合把教材教輔的數字化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除了媒介技術和硬件產品的迭代,諸如AI、AR/VR等新技術的快速迭代也為教材教輔的新形態提供了創新方向。
VR教育、AR教育和MR教育,這些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元素所產生的可視化效果,能夠大大加強學生對抽象概念和不可見現象的感知,可以很好的被利用到教材教輔的數字化上,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AI教育,作為公認的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已經被用在很多的教學場景當中。雖然現在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但未來的走勢值得期待。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教輔書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