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消費是指依托低空飛行活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它主要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和綜合服務等產業,具有輻射面廣、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等特點。低空消費的定義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它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
低空消費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保障、服務國防事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應用場景豐富,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
自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26個省份將其納入發展規劃,深圳更是出臺首部地方性立法,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從技術演進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智能無人機等裝備的成熟,推動了低空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當前,低空經濟已從傳統通航作業拓展至城市空中交通、應急救援、農業植保等新興領域,成為撬動萬億級市場的新引擎。
1. 市場規模與結構
中國低空經濟已形成涵蓋制造、飛行、保障、服務的全產業鏈。2023年,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等細分領域表現突出:
低空旅游:市場規模從直升機觀光向多元化延伸,熱氣球、滑翔傘、eVTOL等新興項目快速增長。例如,滑翔傘市場規模三年內翻倍至12.4億元,eVTOL技術驅動的城市空中觀光成為新熱點。
無人機應用:工業級無人機在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等領域滲透率提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超220億元。頭部企業如大疆占據全球70%以上市場份額。
基礎設施:截至2023年,全國通用機場達449個,無人機起降點超2000個,低空通信、導航、監管系統加速完善。
2. 政策與資本驅動
政策密集落地為行業注入確定性。例如,深圳《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從空域開放、技術標準、安全監管等維度提供制度保障。資本層面,2023年新增低空經濟關聯企業超9000家,同比增長38.5%,融資事件集中于eVTOL、無人機物流等前沿領域。
3.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eVTOL技術:億航智能、峰飛航空等企業推動載人級eVTOL商業化試飛,其低噪音、高安全性特點契合城市空中交通需求。
智能無人機:AI與5G技術融合,實現無人機自主避障、集群作業,農業植保效率提升60%以上。
產業鏈協同:傳統航空制造企業(如中航工業)與科技公司(如騰訊、華為)合作,推動低空智聯平臺開發。
4. 區域發展差異
長三角、珠三角依托制造業基礎和政策先行優勢,成為低空經濟高地。例如,深圳規劃建設全國首個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安徽布局無人機產業集群。中西部地區則聚焦低空旅游和農業應用,如四川依托山地資源發展滑翔傘基地。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低空消費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分析:
低空經濟的爆發式增長背后,仍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空域管理精細化不足、法規標準滯后制約商業化進程。例如,城市低空空域劃設尚未全國統一,無人機跨區域飛行審批效率待提升。另一方面,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突出,eVTOL的電池續航、適航認證仍需突破。此外,公眾對低空安全的疑慮和基礎設施的長期回報率,考驗著市場信心。然而,隨著政策持續加碼、技術迭代加速,低空經濟正從試點探索邁向規模化落地。未來,如何平衡安全與效率、短期投資與長期收益,將成為行業破局關鍵。
1.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到2030年,中國計劃形成萬億級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四部委聯合發文明確,將推動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生產生活,重點支持eVTOL、無人機物流等新興領域。地方層面,各省市競相出臺專項規劃,例如浙江布局“空中絲綢之路”,湖北打造低空智能物流網絡。
2. 應用場景深度拓展
城市空中交通(UAM):eVTOL有望在2025-2030年實現商業化運營,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深圳、上海已啟動空中出租車試點。
應急救援體系:無人機與直升機協同,構建“黃金半小時”救援網絡,2024年多地洪災中無人機物資投送效率提升40%。
低空數字服務:基于北斗和5G的“低空物聯網”將催生實時氣象監測、精準農業等新業態。
3. 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
氫燃料電池、復合材料等技術的應用,將使eVTOL續航里程突破300公里,單座成本降至出租車水平。
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后,無人機物流成本可降低50%,推動“即時配送”覆蓋偏遠地區。
4. 區域協同與全球化布局
粵港澳大灣區依托跨境低空走廊,探索與港澳的無人機貨運合作;成渝地區聯合開發低空旅游線路。中國企業如億航智能加速出海,搶占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
中國低空經濟正站在從“概念驗證”到“規模商用”的臨界點。政策端的頂層設計、技術端的持續創新、市場端的場景挖掘,共同構筑了行業發展的“黃金三角”。短期來看,基礎設施短板和法規瓶頸仍需突破,但長期趨勢明朗:eVTOL和無人機將重塑城市交通與物流體系,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場景將深度融入民生。
未來五年,行業將呈現“區域試點—技術迭代—生態完善”的螺旋式上升,具有核心技術、場景落地能力的企業將脫穎而出。低空經濟不僅是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更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試驗田——它承載著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的社會價值。隨著2030年萬億目標的臨近,中國有望在全球低空經濟競爭中占據先機,書寫“天空經濟”的新篇章。
想要了解更多低空消費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低空消費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