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與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下,便攜式儲能電源作為新型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正逐步成為戶外活動、應急備災、家庭用電等場景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國憑借鋰電池產業鏈的成熟優勢和政策支持,已成為全球便攜式儲能電源的核心生產國。
便攜式儲能電源,內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長;多功能輸出接口可匹配市面上主要的電子設備,大容量大功率、安全便攜是其較于小型移動電源和固定電網的獨特優勢。便攜式儲能電源是一種采用環保電芯打造而成的新能源系統。便攜式儲能電源廣泛應用于環保、通信、消防、電力、旅游、家庭儲能等領域。解決了戶外用電的問題,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便攜式儲能電源最大的特點是,擺脫"電線"限制。
2023年受市場競爭加劇、庫存積壓等因素影響,全球需求首次出現回調,出貨量回落至600萬臺左右。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拓展能力顯著,政策層面持續加碼,例如《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和《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等文件,均將便攜式儲能列為重點支持方向。同時,戶外經濟、應急備災需求激增,疊加鋰電池成本下降,共同推動行業進入技術迭代與市場整合的新階段。
儲能產業在我國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雖然現階段還沒有與儲能相關的政策體系和價格機制,但作為新興產業,儲能已越來越受到政府能源部門和科技部門的關注和支持。國家關于儲能產業發展規劃正在逐步建立中,應用示范的財政補貼也在逐步推進中。雖然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儲能廠商、電力系統和有關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儲能產業將得到持續不斷的發展。
盡管短期市場波動引發了行業調整,但長期來看,中國便攜式儲能電源行業仍處于上升通道。一方面,政策紅利和技術進步為行業注入新動能,例如2025年全球電池儲能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10億美元,中國企業的產能和技術優勢將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傳統的戶外露營場景向家庭應急、醫療救援、分布式能源等領域延伸。此外,行業競爭格局加速分化,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壁壘和品牌效應鞏固市場地位,而新進入者則通過差異化策略搶占細分市場。這一階段的行業洗牌不僅考驗企業的生存能力,也為下一輪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1. 市場規模與增長動力
中國便攜式儲能電源行業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核心驅動力包括:
戶外經濟爆發:短途自駕、露營經濟、戶外直播等場景普及,推動大容量(1000Wh以上)產品需求增長,戶外用電場景占比超45%;
應急剛需凸顯:極端天氣頻發及家庭備電意識提升,應急領域市場份額提升至42.2%;
政策支持:國家層面將儲能技術納入“十四五”規劃,并通過設備更新補貼、標準體系建設等措施降低行業成本。
2. 產業鏈與技術升級
中國已形成完整的鋰電池產業鏈,從電芯制造(如寧德時代、比亞迪)、電源管理系統開發到終端產品集成(如華寶新能、正浩科技)均具備全球競爭力。技術層面,能量密度提升和快充技術突破成為重點,主流產品循環壽命超過1000次,部分企業推出模塊化設計以適配多元場景。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便攜式儲能電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3. 競爭格局與市場集中度
行業呈現“一超多強”格局,華寶新能以16.5%的全球市場份額領先,正浩科技(6.2%)、德蘭明海(5.2%)等緊隨其后。同時,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跨界入局,憑借品牌和渠道優勢加速市場滲透。
4. 挑戰與瓶頸
庫存壓力:2023年全球出貨量下滑14%,部分企業因盲目擴張面臨產能過剩;
技術門檻:高功率產品的安全性、散熱問題仍需突破,海外認證壁壘(如UL、CE)推高成本;
價格競爭:中小企業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導致行業利潤率承壓。
1. 需求端潛力釋放
預計2025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出貨量將達2380萬臺,市場規模超800億元。中國市場受益于以下趨勢:
下沉市場拓展: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應急備災需求尚未充分開發;
新型應用場景:如移動醫療設備供電、無人機作業、地攤經濟等新興領域;
海外市場增量:北美、歐洲等地區因戶外文化成熟和電網脆弱性,進口依賴度持續提升。
2. 技術迭代方向
未來產品將向“更高能量密度、更智能管理、更低碳排放”演進。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技術有望解決現有鋰電池的安全與成本問題;AI算法優化充放電效率,提升用戶體驗。
3. 政策與標準完善
中國計劃到2025年建立覆蓋儲能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此外,碳積分制度、綠色金融等工具或為創新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4. 國際化與品牌建設
頭部企業加速海外布局,通過本土化營銷(如與戶外品牌聯名)建立全球影響力。預計2026年中國出口占比將超70%,成為全球供應鏈主導者。
中國便攜式儲能電源行業在政策、技術和市場需求的三重驅動下,已從萌芽期邁入成熟期。盡管短期內面臨競爭加劇和庫存調整的壓力,但長期增長邏輯未改:戶外經濟的常態化、能源安全需求的提升,以及鋰電池技術的持續突破,將共同支撐行業規模突破千億級。未來,企業需在技術創新(如高功率快充、智能管理系統)和差異化服務(如租賃模式、場景定制)上加大投入,同時借助“一帶一路”等政策東風開拓海外市場。政策層面,需進一步細化行業標準、完善補貼機制,引導產業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
總體而言,便攜式儲能電源不僅是能源革命的微觀縮影,更是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的典型代表,其發展軌跡將為全球清潔能源應用提供重要范本。
想要了解更多便攜式儲能電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便攜式儲能電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