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簡介
濕電子化學品即為電子行業所用之純度高達99.99%以上且雜質與粒子含量均受到嚴格控制的化學制品。根據具體應用區分,濕電子化學品可以細化為兩大類別——通用型化學品(亦稱超凈高純試劑)及功能性化學品。前者廣泛用于集成電路、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板以及LED等生產環節;后者則借助復配技術實現特定性能,滿足制程中的特定需求,如顯影液、剝離液、清洗液以及刻蝕液等。
二、濕電子化學品行業政策
我國正逐漸加強對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扶持力度,頒布了多重利好政策,積極構建有利于其發展的政策環境。為了解決國內濕電子化學品企業面臨的企業規模較小、資金不足以及研發實力欠缺等問題,我們已經制定并實施了專項支持政策。并且,2022年初,工信部將半導體級硫酸等濕電子化學品納入其中,公布了《重點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年版)》。
三、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產業鏈
濕電子化學品產業鏈主要涵蓋三大環節:基礎化工原料供應商,濕電子化學品生產商以及半導體、顯示面板及太陽能電池等關鍵最終市場。前者負責供應制成濕電子化學品所需的各類基礎化工原料,如酸堿類及有機化工原料;而后者則通過對上述原料進行深加工與調制來最終產出濕電子化學品。關鍵最終市場包括半導體、顯示面板以及太陽能電池等行業。
四、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的不斷發展及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推動了我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規模的快速擴張。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95.2億元,較2022年上漲了10.5%。
圖表:2019-2023年中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規模
半導體用濕電子化學品中消耗量最大的是硫酸,其他消耗量較大的濕電子化學品還有雙氧水、氨水、顯影液、蝕刻液。隨著集成電路的集成度越來越高,特征尺寸越來越小,重復步驟越來越多,晶圓制造過程中使用的濕電子化學品用量成倍增長。
濕電子化學品應用廣泛,對產品技術要求、供應系統要求較高,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歐美和日韓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分別占據我國35%和28%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我國企業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與經驗積累,在部分領域已經實現國產替代,如光伏領域。但是,顯示面板和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國產化替代水平仍然較低,像部分OLED面板及大尺寸液晶面板所需的濕電子化學品部分品種仍被韓國、日本廠商壟斷,12英寸晶圓28nm以下先進技術節點制造所用的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基本依賴于進口。
濕電子化學品是電子工業中的關鍵性基礎化工材料之一,它支撐著現代通信、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現代技術產業。隨著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飛速發展,歐、美、日、韓等國際大公司紛紛在我國建設化學品生產廠,同時在我國平板顯示、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濕電子化學品供需量也隨之不斷增長。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濕電子化學品產量約為106.74萬噸,同比增長26.7%;需求量約為158.51萬噸,同比增長25.5%。但由于國內企業布局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導致濕電子化學品主要集中在太陽能光伏產業,且已基本實現國產化。而在半導體產業、顯示面板產業中,高端領域的國產化率較低。
隨著晶圓制造產能的高速擴張、晶圓制造工藝的不斷提升以及先進封裝技術應用的不斷加強,我國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的需求量也將不斷增加,預計2025年我國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市場需求將達到138.50萬噸。由于12英寸晶圓產線對濕電子化學品的需求量較8英寸/6英寸產線有明顯提升,未來隨著我國12英寸晶圓產能占比的逐步提升集成電路用濕電子化學品需求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五、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外部因素的逐步減弱,下游應用市場需求逐步回暖,使得濕電子化學品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市場需求量將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在高端領域的濕電子化學品國產化率較低,如在顯示面板領域,4.5、5代國產化率達到30%左右,6代以上國產化率更低,為10%。可見,在高端領域濕電子化學品國產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隨著國內濕電子化學品企業在研發技術、生產工藝、產品品質等方面的技術突破,憑借快速的服務響應、本土化的性價比優勢以及穩定的供貨能力,濕電子化學品領域高端市場的國產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濕電子化學品產品專業性強、下游行業更新迭代速度快,因此濕電子化學品企業與下游電子產品制造企業關系緊密,需及時滿足客戶生產需求。此外,濕電子化學品對純度和清潔度要求極高,產品有效期短且多為強酸、強堿,具有強腐蝕性,運輸半徑越短越可以保證產品品質,降低運輸成本。考慮到為客戶更好地提供技術服務及產品品質、安全運輸等因素,未來濕電子化學品企業更傾向于圍繞下游制造業布局,縮短服務半徑,以確保產品品質和供應穩定。
《2024-2029年中國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