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的熱泵約占全球熱泵銷量的35%
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在供暖需求增長以及清潔供暖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中國的熱泵銷量有所增加。通過熱泵實現電氣化可為供暖脫碳提供關鍵杠桿,助力能源和氣候目標的實現。
報告稱,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建筑用熱泵市場,占全球銷售額的四分之一以上。2023年,中國是全球熱泵銷售額唯一增長的主要市場,增幅高達12%。
報告還指出,中國是熱泵技術創新和制造領域的全球領先者。2022年,中國生產的熱泵約占全球熱泵銷量的35%。目前中國熱泵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翻番。
熱泵是一種充分利用低品位熱能的高效節能裝置。熱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環方式迫使熱量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的機械裝置,它僅消耗少量的逆循環凈功,就可以得到較大的供熱量,可以有效地把難以應用的低品位熱能利用起來達到節能目的。
熱泵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壓縮機、換熱器、控制器、閥件、蒸發器、冷凝器、水泵及水箱等核心部件和輔助部件的供應商。這些部件的質量和性能對熱泵系統的整體效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游供應商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直接影響著熱泵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在中游,熱泵制造商將這些部件組裝成完整的熱泵系統,包括空氣源熱泵、水源熱泵、地源熱泵以及復合熱源熱泵等不同類型。這些熱泵系統根據應用需求進行設計和優化,以滿足下游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下游則是熱泵的應用領域,涵蓋了建筑供暖、熱水供應、汽車空調、農業溫室、工業用熱、工藝烘干以及特種應用等多個方面。
熱泵行業政策環境
熱泵行業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興產業,有助于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具有有效的節能減排效果。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綠色環保意識增強,消費者對更加環保、便利、智能、高效的熱泵產品的偏好和需求明顯增加。同時,熱泵憑借突出的節能環保效果,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補貼相繼出爐。《“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指出在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積極推廣空氣熱能熱泵技術應用,在嚴寒地區開展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技術及產品應用。合理發展生物質能供暖。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熱泵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從進出口貿易方面來看,我國熱泵主要以出口為主,出口規模遠大于進口規模。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熱泵進口量為0.3萬臺,同比增長30.4%,進口金額為0.05億美元,同比下降44.4%;出口量為137.21萬臺,同比增長5%,出口金額為11.58億美元,同比增長46%。
熱泵行業競爭狀況
相較日本、歐美,中國的熱泵行業起步較晚,但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下迅速發展,行業競爭格局呈現新舊并立、行業競爭激烈的特點。
在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生產企業增多的因素影響下,我國熱泵行業取得了較快發展。
熱泵系統的核心部件,主要集中在生產制造水平高、產業配套成熟的浙江、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熱泵產品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地區。
多年來,國內熱泵企業持續不斷地加大研發投入,使得熱泵相關技術實現了高速迭代。在高效氣冷變頻驅動技術、渦旋噴氣增熔技術、智能除霜技術等關鍵技術的支撐下,熱泵產品安全性、智能性、穩定性等綜合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技術的進步推動各類熱泵產品的升級換代,有利于國內企業在細分領域中不斷取得突破,從而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占據更大的全球市場份額。
報告根據熱泵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熱泵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熱泵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熱泵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熱泵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熱泵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