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鞋生產國,制鞋行業的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目前,全球鞋類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為中國,2022年,我國鞋類專利申請受理量8173項,較2021年增長327項。
鞋行業深度調研
2013-2021年,中國鞋類產品產量呈現波動下降趨勢,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中國鞋類產品產量達到新低,為111.2億雙,2021年隨著疫情緩和,中國鞋企復工復產,產量小幅度回升,為120.2億雙,增長率為8.09%。
2017-2022年,中國鞋類行業銷量整體呈現先上升后下降趨勢,2022年銷量為43億雙,同比下降9.61%。
2023年1-9月中國鞋靴出口數量為671400萬雙,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30746萬雙,同比下降3.1%;出口金額為3754102.7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547422.7萬美元,同比下降11.5%。2023年1-9月中國鞋靴出口均價為5.59美元/雙,2022年1-9月鞋靴出口均價為6.13美元/雙。
我國已經從制鞋大國逐漸向制鞋強國轉變。國內鞋類制造商主要分布在三個省:福建(泉州、莆田)、廣東(廣州、惠州)、浙江(溫州、溫嶺)。其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尼龍等)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等區域,紡織面料原材料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等區域,
2022年,溫州鞋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22.4億元、比上年增長7%,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鞋企達82家。
為加快打造世界級鞋業產業集群,助推“中國鞋都”向“世界鞋都”邁進,溫州提出:2025年實現“雙千”目標——鞋業銷售收入超千億元、鞋企智能化改造超千家,建成全球鞋業供應鏈中心。
2023年5月,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與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發布的《2023全球體育用品行業報告:在混亂的世界中恢復元氣》指出:2023年運動鞋服品牌迎來了行業景氣期。無論是內部自我發展的逐步完善,還是外部環境的驅動,中國運動鞋服品牌都迎來了快速發展和出海建立影響力的好時機。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鞋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鞋業產業的高附加值主要集中在樣式設計、市場開拓和品牌營銷等環節,生產制造環節處于價值鏈低端。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等發達國家憑借現代化、個性化、柔性生產體系和強大的銷售系統等優勢牢牢占據高端環節。
隨著全球產業格局改變,溫州鞋業開始面臨“內憂外患”。一方面以晉江為代表的沿海地區制鞋產業鏈已經成熟,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紛紛加入競爭。溫州“中國鞋都”這張金字招牌,獨占鰲頭之勢漸弱。
為實現產業升級,溫州制定了創建“世界級鞋業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圍繞“溫州SHOES,行世界”,實施S—H—O—E—S五大行動。
鞋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如今,綠色發展理念已成為鞋企的共識。在我國明確提出“雙碳”目標之后,各企業也先后設立專門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長期的責任與目標。
在國內,不少企業也選擇從材料入手,將環保低碳的理念融入產品中。特步集團在去年11月發布了品牌首款MassBalance低碳環保概念跑鞋“360-ECO”,這款鞋以棕櫚油代替過往生產中所使用的石油作為主要原料,41碼的“360-ECO”跑鞋單只可以減少碳排放212克,減碳率達81%;安踏集團發布的2022年度ESG報告稱,旗下安踏、FILA、迪桑特等品牌都在積極研發環保面料,多個產品系列采用回收材料或是可再生材料;李寧則更注重環保材料的創新應用,曾經嘗試用舊衣服、廢報紙,以及可樂瓶制作新型環保面料,得到市場的一致好評。
鞋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鞋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競爭分析、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鞋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報告研究框架全面、嚴謹,分析內容客觀、公正、系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我國鞋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鞋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鞋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