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智慧云平臺就能查看麥田溫度、濕度以及光照強度等指標,小麥生長情況一目了然。平臺還會對監測到的各種數據進行分析,提供澆水施肥等管控建議。辛木村高標準農田經營方負責人鄭六江說:“只要點一點手機,就把地澆了,非常簡單。”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標準農田行業市場調查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高標準農田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對于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高標準農田行業也面臨著一些發展痛點。本文將對中國高標準農田行業的供需規模及發展痛點進行深入分析。
供給規模
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11億畝,穩定保障了1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這一數字顯示出中國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按照《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的建設任務,2023-2030年年均新增建設2500萬畝,據此測算,到2028年我國高標準農田累計建設面積有望突破11.8億畝。
從地域分布來看,高標準農田主要集中在糧食主產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區。這些地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對于提高糧食單產、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耕地質量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需求規模
隨著人口增長和消費升級,中國對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高標準農田作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途徑,其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高標準農田的需求將更加迫切。
同時,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其作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因此,從政策層面來看,對高標準農田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土地流轉難
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大片連片的耕地,但在土地流轉方面存在困難。一方面,由于土地權屬不明確、流轉手續復雜等原因,農民難以將土地流轉給新型經營主體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另一方面,土地流轉費用較高,也增加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成本。
資金缺乏
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持,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設施、土壤改良、機械化操作等方面。然而,現實情況下獲得的資金很有限,很難為農田改良提供充分的保障。這導致建設進度緩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技術落后
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采用的技術還不夠先進,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貢獻也不夠明顯。一些新的技術與裝備無法在短時間內普及,且技術需求量大、成本高。這使得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相對緩慢,制約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發展。
農民參與度低
盡管高標準農田建設對農民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政策宣傳不夠到位、農民參與度低等原因,導致農民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認識和參與度不足。這影響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進速度和效果。
生態環保問題
高標準農田建設容易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如水土流失、化肥過量使用等。在追求高產的同時,如何平衡好生產與環境的關系成為一大挑戰。需要更加注重生態環保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高標準農田行業在供需規模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土地流轉難、資金缺乏、技術落后、農民參與度低和生態環保問題等發展痛點。未來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高農民參與度等措施來推動高標準農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高標準農田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標準農田行業市場調查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