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水產養殖大國,中國在水產漁業機械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內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對漁業機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全球水產漁業機械市場呈現穩定增長態勢。據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至2022年,全球水產養殖設備市場規模從43.9億美元顯著增長至61.3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水產漁業機械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
水產漁業機械市場投資分析與未來發展方向
水產漁業機械市場的需求多樣化顯著,涉及淡水養殖、海水養殖、海洋捕撈等多個領域。不同領域對漁業機械的需求各具特色,如淡水養殖主要需要增氧機、投飼機等設備,而海洋捕撈則需要漁船、漁網等。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水產漁業機械行業也在不斷創新和升級。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設備的性能和質量,還降低了制造成本,推動了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在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下,環保型漁業機械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未來,環保、節能、低碳將成為水產漁業機械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堅持宜漁則漁,向海洋要食物,聯合其他部委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全方位全環節推進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循序漸進建設好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深遠海養殖蓬勃發展。截至目前,沿海各地已建成重力式網箱2萬余口、桁架類網箱40個、養殖工船4艘,深遠海養殖水體4398萬立方米,產量39.3萬噸,比“十三五”初期分別增加3.3和2.4倍。
設施裝備水平快速提升。重力式網箱實現在20米水深的灣口開放海域穩定養殖,是目前深遠海養殖最主要、最成熟的養殖模式。桁架類網箱開發出全潛式、半潛式、浮式、座底式等多種類型,養殖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其中,“德海1號”經歷17級臺風的考驗,網箱結構安全性能過硬;“振漁1號”首創轉籠式設計,可翻曬網衣和清理附著物;“經海系列”搭載投飼系統、趕魚裝置和巡檢機器人等裝備,初步實現智能化養殖;“深藍1號”首創在離岸120海里的黃海冷水團養殖魚類。“國信1號”養殖工船可游弋養殖,首創“船載艙養”養殖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政策支持保障不斷增強。海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對桁架類網箱和養殖工船給予1000萬元至1.5億元補助。福建連江率先開展深遠海養殖設施確權登記,頒發全國首例深遠海養殖裝備“身份證”。
在海洋漁業領域,《浙江省海洋漁船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實施方案》提出,聚焦“拆、改、換”三條實施路徑,統籌推進老舊漁船拆解后新造、其他漁船改造、漁船北斗定位終端換代等重點任務,提升漁船本質安全和節能減排效能,改善漁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海洋捕撈業轉型升級。
海洋漁業領域政策主要內容包括拆解新建一批高標準新型漁船、改造更新一批安全舒適型漁船、換代升級一批智慧高效型漁船。
海洋捕撈是漁業機械市場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占據了市場的較大份額。主要需求包括漁船、漁網、捕撈機械等設備。在養殖領域,漁業機械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需求包括增氧機、投飼機、水質監測設備等,以提高養殖效率和水產品質量。
此外,漁業機械還應用于水產品的處理和加工領域,如清洗機械、分選機械、冷凍設備等,以滿足市場對水產品加工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新技術的誕生,漁業機械也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升級。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已成為漁業機械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環保型漁業機械將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應用。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定制產品的需求增加,漁業機械市場也受到了影響。企業應根據消費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漁業機械設備,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水產漁業機械行業報告對中國水產漁業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水產漁業機械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水產漁業機械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