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西瓜無疑是餐前飯后消暑的必備水果。
我國是西瓜生產大國,同樣也是西瓜消費大國,西瓜不僅是夏季消暑水果,而且其生產適應性強、栽培周期短,市場需求量大、增收效果顯著等特點也使其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我國果蔬生產和消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西瓜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著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西瓜種植面積為1539.4千公頃,同比增長1.4%。我國西瓜種植面積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2022年我國中部地區西瓜種植面積占比38.55%,西部地區占比28.66%,東部地區占比28.22%,東北地區占比4.57%。我國西瓜種植面積整體維持在150萬公頃左右,已經進入穩定期間。世界范圍來看,目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種植地區,種植面積約占世界西瓜種植面積的47%左右。
我國西瓜種植已經形成五大優勢產區:黃淮海(春夏)西瓜設施栽培優勢區、長江流域(夏季)西瓜優勢區、西北(夏秋)西瓜優勢區、華南(冬春)西瓜優勢區、東北(夏秋)西瓜優勢區。分省域來看,產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是河南省、山東省、江蘇省。
仁風西瓜種植歷史悠久,分布普遍,境內各村均有種植,黑美人、金美人、和平、惠蘭等20個品種在仁風鎮一起試種。在傳統種植西瓜的基礎上,仁風鎮與科研單位廣泛合作,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改良西瓜品種,改善西瓜品質,在西瓜栽培過程中,按“綠色農產品”要求,全部使用有機肥料,發展優質、精品西瓜,廣泛采用吊秧生產,仁風西瓜還采用了富硒技術。
為不斷提高富硒西瓜的質量,仁風鎮聯合農技專家走遍數千個大大小小的瓜棚,探索出“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富硒、統一施用生物肥、統一銷售”的“六統一”模式,保障“仁風西瓜”品質。
近年來,為打造西瓜產業騰飛的堅固支點,仁風鎮培育龍頭,推動“園區化”發展,建設了一批上規模、高檔次、有特色、帶動強的現代西瓜生產園區,還鼓勵瓜農建設冬暖式大棚,改造提升現有大拱棚,仁風西瓜上市時間提前,搶占市場,彌補西瓜上市“空檔期”,形成“錯位”銷售,增加收入。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西瓜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分析:
從最初的10家種植戶到現在的4000余個西瓜大棚,仁風西瓜的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年產量達到兩萬噸左右,年產值超過5億元。
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興西瓜”的核心產區,主要以種植中小型西瓜為主,單果基本在1-1.5公斤左右,汁多皮薄,口感沙、甜、脆。目前,龐各莊西瓜種植面積約2萬畝,西瓜種植戶4000余戶。
近年來,在新零售業態助力之下,龐各莊西瓜逐漸從北京走向全國,成為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應季“好貨”。
據了解,每年西瓜上市之前,龐各莊會組織全鎮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工作會,尤其是區級以上的示范社,讓他們借助自己成熟的銷售網絡,積極地拓寬渠道,解決農民的西瓜銷售問題。
此外,網上銷售也是拓寬銷售渠道的一種方式。當地通過政企聯動,結合線上平臺,通過不斷推進“互聯網+農業”深度融合發展,積極對接線上買菜平臺,開展“本地尖貨”戰略合作,通過品質把控、供應鏈建設、線上推廣等資源傾斜,打造本地特色農業品牌的線上知名度。
同時,龐各莊積極探索“土特產”創新路,拓展即時零售市場,建立產地直采、冷鏈物流、30分鐘送達的供應鏈體系,并借助買菜平臺發放“西瓜搶鮮券”,讓更多新鮮的西瓜進入市民餐桌。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消費需求的拉動下,西瓜生產的質量、綠色、效率需求將更加突出,需要依靠品牌化、綠色化、高效化來構建我國新形勢下的西瓜生產體系,需通過科技支撐培養出新主體、新業態、新動力,并推動形成新的生產、經營與管理體系。
報告根據西瓜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西瓜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西瓜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西瓜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西瓜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西瓜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