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其學名為Ophiocordyceps sinensis。它的形成涉及一種真菌與蝙蝠蛾科昆蟲幼蟲的特殊關系。在秋末冬初,這種真菌的孢子侵入幼蟲體內,并在其體內生長,消耗幼蟲的內臟直至幼蟲死亡。隨后,幼蟲的尸體會被真菌菌絲完全占據,冬季里幼蟲埋在地下,到了夏天,真菌從幼蟲的頭部長出一個黑色或棕色的子實體穿出地面,形似草莖,因而得名“冬蟲夏草”。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蛋白質、多糖、核酸、微量元素等,傳統上被認為具有補肺益腎、抗疲勞等功效。冬蟲夏草的生長環境極為特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區,因其獨特的生長條件和顯著的藥用價值,成為了非常名貴的藥材和保健品。
冬蟲夏草是我國十分珍稀的滋補中藥材,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據了解,西藏和青海是全球冬蟲夏草最重要的兩個產區,冬蟲夏草已成為當地支柱型的特色產業。但每年大量的采挖,對青藏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加之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冬蟲夏草越發稀少。1999年,冬蟲夏草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物種。2020年,冬蟲夏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隨著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冬蟲夏草的需求量日益攀升。據數據顯示,2021年冬蟲夏草需求量已達到244.2噸,市場規模達到744.3億元,已向千億級市場邁進,但與此同時,2021年冬蟲夏草的產量卻只有192.6噸。
為確保冬蟲夏草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冬蟲夏草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冬蟲夏草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中國冬蟲夏草的產量占世界產量的98%,而青海冬蟲夏草占中國60%以上的產量,雜多縣系該省冬蟲夏草重要產區之一,素有中國“冬蟲夏草第一縣”之稱,所產冬蟲夏草具有個頭大、質地優、成色佳、頭孢長等特性。中國藥典記載冬蟲夏草性味甘、平,歸肺、腎經,具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的作用。目前的研討結果標明其主要的藥用功用有抑菌、抗病毒、進步機體免疫力及抗腫瘤、腎功用維護等作用。
冬蟲夏草自然資源非常珍貴,因而也被稱為“軟黃金”,青海省百萬農牧民從冬蟲夏草產業中受益。2021年,青海省冬蟲夏草年產量為150噸、年產值為201億元、產區面積為7000萬畝。據統計數據,青海省冬蟲夏草年產量約80噸至100噸,年產值180億元至200億元,數百萬農牧民因而受益,特別是在中心產區,冬蟲夏草成為農牧民家庭主要收入來源。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冬蟲夏草產量達192.6萬噸,較2020年增長33.3萬噸,目前國內冬蟲夏草市場仍存在較為嚴重的以次充好,高價背景下吸引了一部分外來人員采集,其欠缺采藥的專業知識,過度無序的采挖使草地裸露面積擴增、土地急劇沙化、水土大量流失等,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就我國冬蟲夏草市場規模走勢而言,隨著冬蟲夏草整體供給產量漸趨穩定,市場價格漸趨穩定,下游需求應用附加值提升帶動整體冬蟲夏草市場規模持續走高,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冬蟲夏草市場規模達744.3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24%左右。
冬蟲夏草作為國內特殊珍惜物種,國內產量占比全球產量超9成,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冬蟲夏草出口國,目前我國冬蟲夏草出口量相對于產量來說較低,但是出口量整體上呈現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冬蟲夏草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為1.52噸和2324.56萬美元,2022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為1.72噸和2658.04萬美元,出口均價上漲至1543.58萬美元/噸。
冬蟲夏草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10年12月7日,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發布《關于冬蟲夏草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明確表示“冬蟲夏草嚴禁作為生產普通食品的原料使用”,標志著冬蟲夏草作為“食品身份”的破滅。2012年8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了《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使得冬蟲夏草獲得了5年的保健品“臨時合法身份”。2016年3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于停止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標志著其保健品的“臨時身份”破滅。直到202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將冬蟲夏草納入“藥材和飲片”目錄中。政策波動對整個冬蟲夏草行業,尤其是冬蟲夏草高效利用和深加工行業的發展影響較大。
冬蟲夏草有悠久的藥用歷史,與人參、鹿茸并稱為“中國三大寶”,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腫瘤、抗菌、抗衰老、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多種藥理活性和作用,而其產業的發展為當地農牧民也帶來了物質上的保障和經濟上的收益,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冬蟲夏草市場熱度高漲。
未來,想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1-2026年中國冬蟲夏草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