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有哪些?水下機器人最初用于軍事、科學研究等領域。它們配備了聲納系統、攝像機、燈光和機械臂。可完成實時視頻傳輸、聲納圖像繪制、抓取重物等各種專業操作。目前,水下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海洋勘探、魚類養殖、水下巡檢維護、搜救、消費娛樂、軍事、教育等領域。
水下機器人是可潛入水中代替或輔助人類進行水下極限作業的機器人。通過水下目標探測和識別、水下導航定位、水下通信等高新科學技術,水下機器人可實現水下打撈救援、水下探測、水下資源開采、水下娛樂等功能。根據支持系統聯系方式不同,水下機器人可分為載人潛水器(HOV)、有纜水下機器人(ROV)和無纜水下機器人(AUV)。其中ROV為國內水下機器人市場主流產品,應用最為廣泛,根據移動方式不同,ROV可分為拖曳式、移動式、浮游式水下機器人。水下機器人是一種技術密集性高、系統性強的工程,涉及到的專業學科多達幾十種,主要包括仿真、智能控制、水下目標探測與識別、水下導航(定位)、通訊、能源系統等六大技術。
為確保水下機器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水下機器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水下機器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水下機器人也稱無人遙控潛水器,是一種工作于水下的極限作業機器人。水下環境惡劣危險,人的潛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機器人已成為開發海洋的重要工具。
水下機器人為服務類機器人,具有60多年的發展歷程。水下機器人的研究方向以無人化為主,使其可在高危險、被污染以及零可見度的水域環境下工作,配備聲吶系統、攝像機、照明燈和機械臂等裝置,可以完成實時視頻傳輸、聲吶圖像繪制,抓起重物等各種專業操作。目前,水下機器人已經在海洋探索、漁業養殖、水下檢測維修、搜救、消費娛樂、軍事、教育等領域廣泛應用。
有纜水下機器人(ROV)需要由電纜從母船接受動力,并且 ROV 不是完全自主的,它需要人為的干預。主要由水面設備(包括操縱控制臺、電纜絞車、吊 放設備 、供電系統等)和水下設備(包括中繼器和潛水器本體)組成。潛水器本 體在水下靠推進器運動,本體上裝有觀測設備(攝像機、照相機、照明燈等)和作業設備(機械手、切割器、清洗器等)。潛水器的水下運動和作業,是由操作員在水面母艦上控制和監視,電纜向本體提供動力和交換信息,中繼器可減少電纜對本體運動的干擾。由于人們通過電纜對ROV進行遙控操作,電纜對ROV像“臍帶”對于胎兒一樣至關重要,但是由于細長的電纜懸在海中成為 ROV最脆弱的部分,大大限制了機器人的活動范圍和工作效率。
軍工級水下機器人因國家戰略技術儲備需求而發展,與娛樂和工業的顯著差別在于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研發周期長等。軍工級水下機器人對自身的極限在做出各種挑戰與突破,重點對偵察、監聽、探測與摧毀水雷、反潛作戰等方面進行研究,并且對仿生能力做出要求,我國部分項目已經可以做到雷達無法探索到的能力。
水下機器人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16年11月,體育總局出臺《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對水上運動的運動設施建設、賽事活動供給、培養多元主體、引導水上消費等角度提出了眾多發展規劃和指導,并提出到2020年,水上運動產業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水上運動俱樂部達到1000個,全國水上(海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達到10個等發展目標。除政策推動,民眾需求、旅游發展等因素均在推動潛水產業快速發展。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潛水產業近十年的旅客人數參與度維持在30%以上的增速,截至2017年,我國潛水服務市場規模超30億人民幣。
全球水下機器人行業三巨頭分別為3M、宣偉涂料、Swarco AG,三家企業的水下機器人2018年總銷售額約4億美金,占全球總銷售額的20%。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起步晚,行業集中度低,尚未形成集聚效應,技術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間。
消費級水下機器人以消費級水下娛樂拍攝機器人和水下助推板為切入點,消費級產品體系初步建立后開始向工業級產品發展,逐步擴展應用情景和行業,不斷完善產品生態,該類公司典型代表為吉影科技、微孚智能等。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