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禽蛋的生產方式還以小農模式為主,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養殖家禽,產出的禽蛋自產自銷,市場尤為分散混亂,價格也是參差不齊;直到改革開放以后,家禽產業進入規模化與商品化時代,禽蛋產業才開始出現聚集現象,禽肉與禽蛋產量節節攀升。
除了在產量上有了井噴式的增長,禽蛋產業在生產布局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禽蛋產業遍布全國各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禽蛋商品化的發展,傳統的禽蛋“四大省”(山東、江蘇、四川、湖北)因各自發展方向的變化,走向分崩離析。
目前國內雞蛋市場產銷庫存壓力偏弱,產區雞蛋庫存僅有0.87天,而流通環節庫存天數為1.24天。相比月初,產銷市場雞蛋庫存壓力降低20%至30%。
為確保雞蛋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雞蛋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雞蛋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因此,養殖戶們想要賣蛋,就得先為蛋雞們提供一個長期的、完整的生育、孵化閉環,以及對未來市場需求較為準確的判斷,但就目前來看,普通養殖戶們很難做到這樣標準化、細致化的調整。
一方面,是因為生產商品雞蛋的周期真的太長了。從“祖代雞引種”到收獲商品雞蛋,需要整整61—63周,這對普通養殖戶來說,意味著需要墊付一大筆養殖費用,期間風險還是許多散戶無法承擔的,所以這個行業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它也存在一定的門檻。
另一方面,生鮮行業的出現斬斷了一些優質散戶的銷貨渠道。這些生鮮店家主要通過簽約幾個上游供應商送貨或者自采自營方式補給商品,就會導致許多小散戶雞蛋商品無法走進市場,加之缺乏金融服務,如此一來,普通養殖場就很難成長為大規模養殖場,而這些生存痛點,對銷售雞蛋的公司來說也是一種致命打擊。
綜合來看,受清明和五一帶動,以及部分地區農忙啟動,商超等終端環節對雞蛋需求量仍有增加預期,但目前雞蛋價格已屬高位,消費者對高價接受能力有限,對后市有一定鉗制作用,因此預計4月份主產區雞蛋價格仍有震蕩向好可能,但空間或有限。
當前,我國蛋雞市場供需相對平穩,產業鏈上下游繼續優化,智能化、集團化、數字化加速,新零售、新消費主體不斷崛起。2023年國際禽流感疫情對蛋雞產業仍有影、“雙碳”目標在擠壓畜禽養殖業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驅動,技術協同下的蛋雞產業升級仍將不斷深化。
雞蛋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在消費人群、全域渠道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下,品牌商家找到了生意突破解法,通過火蝠電商的幫助,借助“人群+推廣+引流”的打法搭建,高效整合站內外營銷優勢,店鋪訪客數從15W+提升至30W+,月銷售額從38W+提升至64W+。
盡管進入市場才短短幾年時間,但“可生食雞蛋”的銷量和口碑都火爆異常,成為時下消費風口。根據數據統計:2021年,京東的可生食雞蛋銷量同比增長116%。盒馬數據也顯示:2021年,可生食雞蛋的銷售額已經占到雞蛋品類的40%,同比上年,增速達到10倍以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雞蛋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蛋品生產與消費國,產量占全球近40%。
而在龐大的雞蛋市場中,可生食雞蛋正在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品類。目前在可生食雞蛋這條賽道上,眾多新老品牌紛紛發力,從市場培育、消費者教育、場景延伸、全觸點營銷等方面著手,讓雞蛋這個傳統的品類,迸發出無限的可能。
未來,欲了解更多關于雞蛋行業的市場調研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雞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供需格局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