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銀行大小的界定,一般以資產額為標準。在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是指工、農、中、建,交行五大商業銀行以外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城市商業銀行(含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
經過多年發展,中小銀行整體的數量和業務規模都有了質的飛躍。中小銀行資產總額超過100萬億元,在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中的占比超過四分之一。中小銀行便利了中小企業融資,打通了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服務了地方經濟發展與居民金融需求。
中小銀行在銀行業中的數量占比已超九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4567家,若剔除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中小銀行法人機構數量占比達98.5%。
這些中小銀行立足當地經濟,憑借“人熟、面廣、點多”的特質,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落實普惠金融和“三農”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需求不斷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日益活躍,金融市場的深化和創新不斷推進,商業銀行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我國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逐漸轉向金融資產,對于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廣闊的客戶基礎和市場空間。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外銀行業資本監管的不斷趨嚴,以規模擴張為主的重資產模式面臨的約束愈發明顯,商業銀行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提高效率和質量,增強核心競爭力。
2023年中國銀行業100強在中國商業銀行體系占有重要地位。100強銀行2022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合計19.89萬億元,同比增長8.53%,占中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的94.83%。分機構類型看,100強銀行包括6家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58家城市商業銀行、15家農村商業銀行、2家民營銀行和7家外資銀行。
根據2023年二季度公布的數據,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已達406萬億元,占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的比重超90%,在我國的金融系統中占據主導地位。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是對國內金融風險的重點把控。
加快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內在要求。目前,銀行業須嚴加防范信貸資產劣變,且有萬億元不良資產待處置。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中小商業銀行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近年來,圍繞拓寬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將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擴展到中小銀行的呼聲日漸強烈。
據悉,不良貸款試點工作自2021年年初正式開啟,開展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2022年12月,銀登中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具體來看,納入第二批試點機構的對象包括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注冊地位于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廣東、甘肅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
在外部環境快速變化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業正面臨增長、盈利、資產質量等當期或潛在壓力,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共識。在此背景下,中小銀行未來發展呈五大趨勢。
一是行業格局更新。二是經營模式及業務結構面臨調整。三是數字化轉型雖難必行。四是經營管理及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勢在必行。五是監管面臨升級調整。
報告對我國中小商業銀行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中小商業銀行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中小商業銀行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中小商業銀行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中小商業銀行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