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預測,全國環境治理營業收入在“十四五”期間將保持10%左右的復合增速,預計在2025年突破3萬億元。
環境保護行業發展機遇
2023年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十分復雜的一年。2023年我國氣象條件極為不利,進入了一個新的厄爾尼諾周期,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帶來嚴重的沖擊。
空氣質量方面,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四年之內PM2.5下降了6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為16.7%。水環境質量方面,2023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89.4%,好于“十四五”目標4.4個百分點;長江、黃河干流的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
全國政協常委、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生態環境部配合財政部安排2023年度中央生態環境資金671億元,較2022年增加50億元。截至2023年底,生態環境部等累計向金融機構推送229個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總投資9718億元。
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推動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全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環境基礎設施處理處置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4.5萬公里,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不少于1000萬立方米/日;全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70萬噸/日以上,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以上。固體廢棄物處置及綜合利用能力和規模顯著提升,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充分保障,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
數據顯示,我國40%的建制村沒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78%的建制村尚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環保設施缺口巨大。這些痛點問題,乘以巨大的體量,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測算,光是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就在5000億至1.5萬億元之間。
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們對環保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環保產業逐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經濟領域,其前景也變得愈加廣闊。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國內外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大量涌現,環保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提高和增強中國環保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是擺在各級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界面前現實而緊迫的問題。
根據我國環保投資規模來測算,預計2026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最高可達到2.5萬億元,最低也可以達到2.23萬億元。
環保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是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分析:
近年以來,環保產業雖面臨著諸多困境,但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尤其是當前環保"督察高壓"步入常態化,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助推增加環保產業投資,降低環保企業經營成本;國企改革再出發,紛紛布局環保產業,加速行業整合,環保產業正向品質化、集中化轉型升級。2021年,中央確保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沒有變,環保產業任務依然艱巨,市場空間依然較大。
"十四五"發展規劃,節能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不斷被提高,節能環保不僅是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生態文明已經上升到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并列"五位一體"的國家政策高度,前所未有。
泛環保領域涵蓋傳統的污染治理,更包括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等領域。泛環保領域體現經濟結構的變化,與七大新興戰略產業與多領域有交集,相關產業不僅可以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個中企業更可以取得長足的發展。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支持及經濟穩定增長,我國環境保護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隨著行業并購重組的推進,未來行業市場集中度將有所提高。
報告對國際、國內環境保護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想要了解更多環境保護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