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逐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形態。
和傳統文化創意產業以實體為載體進行藝術創作不同,數字創意是以CG等現代數字技術為主要技術工具,強調依靠團隊或個人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進行數字內容開發、視覺設計、策劃和創意服務等。
目前數字創意產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會展領域、虛擬現實領域等、產品可視化領域。
中國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現狀
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的細分方向包括:設計業、影視與傳媒業、數字出版業、動漫游戲業、在線教育、旅游業、人居環境設計業、時尚服飾業、體育健康業、玩具業、文化博物業等,涉及各細分方向的產業數字化、信息裝備與軟件業。可以看出,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的概念與發達國家存在差異,更加注重科技、文化、創意的有機融合與協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元素是數字文創出海的重要“基因”,這些爆款產品深植中國文化根脈,汲取中華文化滋養,塑造了極具特色的藝術形象、人物故事、音樂場景、題材內容,打造出具有東方韻、沉浸感與生命力的數字娛樂世界。
博鰲亞洲論壇在北京發布的《亞洲數字經濟報告》(2023)顯示,測算表明,亞洲數字經濟在逆勢中實現平穩發展。2022年,測算的亞洲14個國家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2.8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5%,占 GDP比重為38.5%。
上述14個國家包括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日本、泰國、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沙特阿拉伯、以色列、老撾。
報告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遙遙領先,2022年達到7.47萬億美元。日本位居第二,規模為2.37萬億美元。韓國位居第三,規模為9523億美元。此外,印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以色列、馬來西亞數字經濟規模也都超過1000億美元。
報告稱,產業數字化是亞洲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0.6%,其中,第三產業引領行業數字化融合滲透,一二三產業的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8.3%、23.1%和39.2%。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在當前的世界經濟中,數字經濟被認為是最具活力的經濟形態之一,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等特點,是亞洲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分析:
近來年,數字經濟廣泛影響普通百姓的生活,調查數據顯示,40%左右的人日常基本不帶現金。旅游住宿和文化藝術等相關的手機APP與金融理財、出行導航等的使用頻度相當,僅次于社交、新聞、購物、視頻、游戲等高頻生活軟件,充分表明已經有一大批文化和旅游的深度愛好者和廣泛參與者。
近70%的成熟互聯網用戶認為數字經濟將對文化和旅游產業有重要影響,與對整個經濟社會的影響程度持平,數字文旅產業的發展宜放到整個數字基礎設施、商業、民生、政務等通盤考慮。
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發展趨勢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下半場,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門檻會不斷降低,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數字創新驅動下的文旅融合,不僅是信息技術與文旅業態的有機融合,更是文旅融合戰略思維在實踐層面的重要組成。在政策、市場、技術三輪驅動下,市場主體的文旅融合創新熱情被有效激發,文旅融合的數字創新發展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
2022年8月23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印發了《廣州市關于推進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這是廣州第一次出臺支持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創建3個以上社會經濟效益好、創新能力強的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和10個以上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培育6家以上產值超百億的數字文化創意企業和20家以上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受益于數字經濟在社會廣泛應用、文旅市場需求和場景廣、文旅企業創業創新氛圍比較濃等明顯優勢,60%左右的成熟互聯網用戶認為數字經濟會成為未來文化和旅游的主要經濟形式和主要增長點,50%左右的成熟互聯網用戶認為文旅企業應該堅持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有機融合、積極推進數字化改造和戰略轉型,避免落伍和隨大流。
想要了解更多數字文化創意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