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藥物相比于其他領域藥物,通常單價較低、市場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因此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皮膚病藥物市場將持續放量。
外用藥物是皮膚病治療的主要手段,同機制藥品間療效差異并不顯著,而影響療效的關鍵因素在于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或者相同部位的不同疾病采取更優的制劑技術與差異化劑型和給藥途徑,由此帶來的患者體驗感差異會影響治療依從性與治療結局。故多年來外用制劑全球研發熱點更集中于對相對成熟的皮膚病藥物的復方藥物開發(提高療效,降低副作用等)、透皮釋藥研究、劑型改良、藥物濃度調整等各項改進,從而提高皮膚病患者藥物治療效果,降低其副作用。
人們對于皮膚疾病的容忍度通常較低。同時皮膚病還具有不易根治的特點,治愈后容易反復。皮膚病中重要的類別包括真菌感染(足癬、體癬、灰指甲、婦科真菌感染等)、濕疹、細菌感染、痤瘡、牛皮癬等。
為確保皮膚病用藥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皮膚病用藥行業的發展態勢,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皮膚病用藥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由于皮膚病發病率高、治療意愿強、外用藥使用便捷且安全性較高、患者可自行觀察治療轉歸等特點,故患者自行選購占比較大,隨著電商購藥手段的日益豐富,電商銷售成為了中國皮膚病藥物市場的重要板塊。從細分市場渠道分類,中國皮膚病藥物市場可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目前銷售渠道仍以線下為主。皮膚病臨床治療中,藥物可以分為局部用藥物和系統性藥物,其中局部用藥適用疾病更多、使用率更高。
IL-17A基因編碼的蛋白是由活化的T細胞產生的一種促炎細胞因子。這種細胞因子調節NF-kappaB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該細胞因子能刺激IL6和環氧合酶-2(Ptgs 2/COX-2)的表達,促進一氧化氮(NO)的產生。高水平的這種細胞因子與幾種慢性炎癥疾病有關,包括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和多發性硬化癥。
醫療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皮膚病的發病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也就是說100個人里面90個人都遭遇過不同程度的皮膚病問題。這里說的皮膚病指的是諸如:濕疹、皮炎、皮膚瘙癢、體癬、股癬、牛皮癬、鵝掌風、腳癬等。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是一類臨床尤為常見的由真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病。根據真菌侵犯人體部位不同,分為足癬、手癬、體癬、股癬、甲癬和頭癬等。2022版《中國手癬與足癬診療指南》提到,足癬有較高的復發率,約 84%的患者平均每年發作 2 次以上。足癬對患者的健康、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顯的影響。足癬繼發丹毒、蜂窩織炎等感染的比例高達 40%。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通常采取局部外涂藥物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在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治療過程中,常出現遷延不愈、復發轉移的情況,因此臨床上認為日常預防也同樣重要。由于真菌生存和快速增殖對環境的依賴性較高,因此預防真菌感染,控制真菌病復發的關鍵在于保持環境清潔,消除真菌生長環境。例如,治療足癬和預防足癬復發的關鍵在于保持足癬患處和腳部環境(鞋襪等)的潔凈,避免真菌大規模繁殖。
醫藥制造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我國政府歷來重視與支持醫藥產業的發展。
皮膚病用藥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皮炎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癥性疾患。濕疹是一種難以治愈的慢性、復發性疾病,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皮炎形式。通常自幼兒期起病,表現為皮膚干燥、發癢,在皮膚彎曲處有紅斑、脫屑、水泡或苔癬樣變。
外用藥物是濕疹的一線治療,輕中度以外用藥治療為主,部分重度患者可以在系統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外用藥物治療,瘙癢嚴重者可以伴用抗組胺藥物。目前常用的外用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等。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生活社交場景的需要,人們對美麗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甚至衍生出持續旺盛的“顏值經濟”需求且越來越多消費者愿意并且有能力在“變美”方面持續投入。輕癥皮膚疾病患者用藥治療意愿不斷提高,對功效性護膚品的使用需求不斷增長。中國皮膚病藥物與功效性護膚品市場在“顏值經濟”等健康需求增加的驅動下,預計將持續保持較高增速。
據了解,該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未來皮膚病藥物市場現狀如何呢?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皮膚病藥物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